预制舱内部要求:
1. 预制舱内照明系统由正常照明、事故照明和应急照明组成,正常照明采用V三相五线制,事故照明由直流屏供电,当正常照明故障时可手动切换至事故照明,应急照明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小于60min,出口处设自带蓄电池的疏散指示标志。
2. 预制舱内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控制设备及其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Ⅱ、Ⅲ型舱舱内应配置2个火灾报警烟感探测装置;Ⅰ型舱舱内可配置1~2个。火灾报警烟感探测装置采用吸顶布置。舱内配置5kg手提式灭火器2个,置于门口处,灭火器级别及数量应按火灾危险类别为中危险等级配置。
3.舱内应配置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级别及数量应按火灾危险类别为中危险等级配置。在确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可设置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
4.舱内应设置空调、风机等采暖通风设施,满足二次设备运行环境要求。空调宜采用带远程故障告警功能的壁挂式工业空调,空调安装时防止空调直吹柜体。正常工作状态下舱内温度宜控制在(5~30)℃范围内。当任一台空调故障时,舱内温度可控制在(5~35)℃。
5.舱体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舱内形成通风回路。采用风机通风时,风道应有除尘防水措施,以防通风时粉尘进入舱体。
6.舱内相对湿度为45%~75%,确保任何情况下设备不出现凝露现象。
7.舱内宜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可根据需要设置水浸传感器,并将信息上传至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8.舱内至少设置一个配电箱。
预制舱接地及抗干扰要求
1预制舱及其内部设备在站内完成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预制舱的接地系统应符合 GB/T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
2预制舱应采用屏蔽措施,满足二次设备抗干扰要求。集装箱底座中的槽钢形成小于1×1m的方格网,并和周边接地网相连。
3 预制舱内宜暗敷接地干线,每个预制舱在离活动地板300mm处宜设置2~4个临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为直径不小于 12mm 的铜质螺栓。连接点处需设置明显的一次接地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