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花钱部分也同样不乏精品,极美品相的清“道光通宝”宝源局大型宫钱,估价10万;“同治通宝”宝局云当十部颁样钱,估价10万元;早期“平沙落雁”花钱、铜镜各一枚,为南宋时期典型的花钱与铜镜装饰图案,花钱与镜版模图案细节极佳,品相一流,保存极佳,估价45万元。
王希贤从“瑞府”里收得这枚宝泉局“同治通宝”小平牙样,一直视为铭心之品,存之内室,不轻易示人,因为这毕竟是一枚存世孤品。就同治年间的钱币来说,一枚铜质的祖钱也很少见的,何况这是枚祖钱了。
可惜若干年后,他经济上不济,不得不将他的一部分宝贝出以易米。从“瑞府”里流到他家的东西,渐渐又从他手里流了出来,有一部分就成了家父马定祥的柜中之宝。
同治通宝拍卖纪录,我有同治通宝要出手
本公司近几年对同治通宝市场分析估价: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298万 日期:
“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143万 日期:
清代“同治通宝”背满汉文套---价格:268万 日期: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267万 日期: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小平---价格:213万 日期: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283万 日期:
同治通宝图片及价格表,同治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汉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20年间,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1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最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为300%~4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300万-枚,较两三年前价升10倍。有关拍卖资料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去年12月26日在古玩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一枚编号:8916成交价:RMB拍卖日期:拍卖专场:马定祥收藏钱币遗珍夜场
近几年同治通宝市场行情价格:
“同治通宝”背八卦纹宫钱-----价格:268万 日期: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112万 日期:
清代宝云局“同治通宝”钱树---价格:191万 日期:
“同治通宝”背八卦纹宫钱-----价格:266万 日期:
同治九年同治通宝宝浙局样币---价格:230万 日期:
清代宝云局“同治通宝”钱树---价格:185万 日期:
铜钱同治通宝多少钱,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氏,名载淳(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十三年(1861—1874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十九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
同治通宝是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所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同治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
近几年,古钱币市场火热。同治通宝也逐渐高走。同治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造。在古玩市场,同治通宝宝泉局当十,好品市场价在100元左右一枚,各地价格还有差异。同治通宝中的“未开金口”是古钱币中的珍品。
同治通宝的意义:
同治通宝其宫廷意义在于是两宫同治(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而在民间看来,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
在货币市场结束了咸丰时期大钱充斥市场,大小钱并行的混乱币制。在清朝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治通宝历史:
同治是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在载淳即位之初,是以“祺祥”为年号的,并以此铸过“祺祥钱”,但未流通。
咸丰十一年(1861年)岁次辛酉七月间,咸丰帝病死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其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帝位。新皇帝采用什么年号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商榷后,确定采用“祺祥”二字,取其吉祥之意。当时铸币为祺祥通宝、祺祥通宝,有小平、折十两种钱,背文为纪重、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