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器物部副主任刘渤介绍,此次展出的民国瓷器展品包括仿古瓷、民国名家制作精品瓷、民国洪宪瓷和堂名款瓷(总统定制瓷以及名商号所制瓷器)三部分。有青花瓷、颜色釉、釉上彩以及版画瓷等丰富的品种。
“珠山八友”开创艺术陶瓷制作潮流
刘渤说,民国瓷器制品以瓷当画纸,摈弃皇家束缚艺术创作的那种中规中矩的绘画手段,把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洒脱与狂狷技法用在制瓷工艺当中,为瓷器增添了极高的艺术性。开创作风气之先的当数“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此次展出的瓷器作品均体现了创作者极高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修养,把中国画技法和制瓷工艺相结合。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由汪野亭创作的琮式瓶,记载了“珠山八友”月圆会的内容。这也是目前唯一记载“珠山八友”月圆会内容的存世瓷器,所以也就尤为珍贵。
过去家家都有帽筒,有些人家把帽筒作为陪嫁。其实,帽筒这种常见的瓷器仅限于中低档的日常用具一类。而此次展出的瓷器均为中高档瓷器,几乎忽略掉实用性,而更彰显艺术性和观赏性。相对于其他文物珍品,陶瓷制品与人们日常生活还是更贴近的,作为此次春节期间的大展,陶瓷展品以其艺术性和亲和性,成为天博为津城百姓奉上的一道美味文化大餐。也许它并不稀有,但却温馨。看着熟悉的展品,听着那你不曾了解的陶瓷知识。原来,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国瓷华彩的魅力原来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
展期从1月28日到2月28日,这次跨春节的瓷器精品展,相信会给津城百姓带来超凡的艺术享受。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