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时期青花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纹饰题材呈多样化,从嘉靖晚期开始,出现了中国画构成图式的人物、山水、花鸟、禽兽、鱼虫、博古等。而到万历更盛行并很成熟,具有以少胜多,以写代描,以形写神的特征,其纹饰题材受到大众尤其是文人的喜爱。
明万历时期青花瓷器绘画纹饰内容丰富,名目繁多,有花卉草虫、飞禽走兽、树石栏杆、博古图案、人物山水等等。花卉草虫是明代民窑青花瓷上常见的纹饰,有缠枝牡丹、宝相花、菊花、灵芝、莲花,一朵盛开的莲花,清秀高洁,出污泥而不染;一朵破霜怒放的菊花,独吐幽香;飞禽走兽也是民窑青花瓷上常见的纹饰,有鸳鸯、云龙、海水龙、翼龙、螭龙等,还有云凤、团凤、双凤、麒麟、海水飞马;
权威拍卖明万历青花瓷的方法 咨询热线:
明万历青花瓷落款,明万历瓷器大致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承袭嘉靖、隆庆遗风;后期特征开始转变,孕育着明末清初青花瓷器的新风格;从明万历后期到明末,官窑青花生产逐渐走向衰退。万历民窑青花器发展亦时兴盛时期。据《景德镇陶录》记载,这时著名的民窑和制瓷巨匠较多,如崔公窑(崔国懋)、周窑(周丹泉)等,此时瓷器产量与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还出现了专供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此风格一直影响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
青花瓷系列茶具,随后,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以2306万元成交。2010年,一件“清干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西安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866亿港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又以1.41亿港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成交。
万历青花上的款识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从字体布局到字体书写,与前代皆有不同。一是将朝代款与吉言或斋名、王府名、干支相结合,组成一体的款识,如“大明万历年德府造”、“大明万历辛丑年造”等。二是朝代款识,改变前朝隆庆款的“造”为“制”。三是字体上改变前朝的以楷书为主,而用篆、隶、行、楷。笔法刚劲有力,端庄工整。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如西安首都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莲瓣形盘”盘底(图8),很少使用“万历年制”四字款。还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如“古周饕餮,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纹样繁而不乱,极富层次感。青花发色淡雅,略有晕散。胎体厚重,造型挺拔,传世较为少见。杂宝有珊瑚、海螺、十字杵、古钱、银锭、象牙、犀牛、火珠、方胜、云板等,经常使用其中八种图案则称为“八宝”或“八吉祥”,没有像前朝那样规定死板。人物纹主要是绘制婴戏、仕女、仙人、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达摩,还有戏曲插图等,另外在人物纹旁边往往还配以山石、梵文、八宝、龙纹等。纹样的特征是人物体形比较失真,画面多有道教色彩。仙翁的脑门很高,像冬瓜。小孩儿的头大,后脑勺大,和身体不成比例。具有万历青花特征的纹样还有娃娃攀花纹、狮子穿花纹、灵芝纹、天宫麋鹿图等。天宫麋鹿图绘于器心,是为“厚禄”之意。
明万历青花瓷成交价格,明万历青花瓷鉴定真虚,明万历青花瓷出手咨询 请联系本公司古玩经纪人:张经理 24小时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