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材质美。中国古代三台甫砚,端砚、歙砚、洮石砚,都是有数的矿石。砚台是用来发墨的,基本功效就是发墨强、而且不伤毛笔,这就要求好的砚台必须材质坚硬、密度极高,好的砚石其硬度靠近于钻石,同时好的砚石还显得温润、娇嫩,一方材质名贵的砚台,呵口吻在砚堂,马上就会有细密的水珠渗透来,可以直接研墨。
古代撒播至今的名砚已极为有数,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行情日益看好。在苏州古玩古玩交易中央拍卖市场上,曾泛起一方17世纪出品、由国画大师张大千珍藏的端砚,经众多买家多轮竞争,最终以38.5万港元落槌。而在苏州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176万元拍走。
角石砚台权威专业鉴定平台,角石砚台价格交易记录
砚台石,一方好砚台,往往会引来无数文人殚精竭虑为之题铭,或讲述砚台得来履历,或记录创作历程,或赞美砚台材质、造型,或撰写人生格言,转达给家族后人,其优美的书法刻在砚石上,更显金石气。总之,一方砚台上的铭文,可以直接决议它的市场价值。现在市场上价格的几方砚台,都同历代名人息息相关。如现在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格的两方砚台,都是由乾隆御制和御题诗的,划分拍到了1300万元和940万元。百万元级此外砚台,要么是清代皇家御制,要么是有纪晓岚、吴昌硕、朱彝尊等名人的题铭。
“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这是康熙天子给予松花砚的美誉。清朝时期,松花石砚曾深受皇室喜欢,被视为大清国宝。然而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松花砚停产了近200年。直到上世纪70年月末松花石被重新挖掘,松花石砚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喜欢及珍藏。
砚台石料,一块看似通俗的石头,是怎样“变身”成为一个集艺术性、鉴赏性及珍藏价值于一身的松花砚的近日,记者来到“松花砚之乡”通化,对松花石砚的制作武艺举行探访。
艺术珍藏专家以为,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首,这些藏品的珍藏差异于一样平常的古玩。这些物品不仅有着艺术内在又兼具适用价值,而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近年来泛起的珍藏热和民族文化一直推动,在大情形上发动了文房拍品的升温。未来上涨空间大,投资价值可观。
近年来,无论国内拍场抑或外洋拍场都屡见砚台身影,而且还多次创拍卖新高。自2007年苏州古玩古玩交易中央推出“历代名砚专场”后,砚台拍卖就此脱离瓷杂类,成为自力的拍卖门类。只管现在拍卖市场处于调整期,但仍不能掩饰砚台珍藏投资热。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方清铭紫云砚估价150万-250万元,成交价高达586.5万元;2014年,一方梁金凌清明上河图砚成交价更是高达2200万元。砚台是被价值低估的珍藏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