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紫砂

漫谈紫砂丨教您如何分辨不同时期的紫砂壶特征

  • 发布时间:2018-06-23 09:56:28,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4日(距今2250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瑞安广州中心501B
  • 公司: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经理,手机:18928901436 微信:Yetta0802 QQ:673871250

漫谈紫砂丨 摩掌宝爱,不啻掌珠。 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茶笺》·闻龙 紫砂壶,可以“发扬茶香,无熟汤气”,用之既久,把玩得当,则如紫玉一般,盖因泥料之故,所以泥料是紫砂之魂! 从目前存世的紫砂壶和史料记载来看,明清是紫砂壶的巅峰,然而各个时期涌现名壶无数,我们如何去分辨不同时期不同的紫砂壶特征呢? 漫谈紫砂 明朝到清初 明朝时的紫砂壶使用含颗粒状粗砂的泥料,目数一般为25—30目,壶身颗粒感比较强。 到了清代以后,由于洗练技术的提高,慢慢出现细腻的紫砂壶。 清中期 以留存现在的那个时期紫砂壶来看,那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壶身较为温润细腻,无呈现较大颗粒感。 段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浑然一体,没有很明显的颗粒感。 红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色带海棠红,但壶身光泽,温润度比明末清初差之许多。 清末期 约同治到宣统时期,此时紫砂泥料发展更趋向多元化,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国初年,尤以1920—19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涌现了许多名人名壶,采用优质泥料,胎骨坚硬,光泽温润,更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的紫砂品,并以假乱真到无人可识破的地步!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没有较大的创新与改变,遵从传统! 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 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迎合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生产了许多水平壶,其胎土呈橙红及朱红。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由于特殊的环境,烧窑温度不高,约为900°左右,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比之以前,差距较为明显。 70末80初 这时期大部分的泥料,多选为原矿泥料,所含带鹅黄颗粒较多,易养成,晶莹剔透,堪称紫砂壶中的绝品。 芝麻砂,泥料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 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虽保有紫砂土透气晶润的特性,却少了匠人的独创性与细腻情感。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 90中期 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感、肌理美,紫泥基本也是拼泥。 90末期到现在当代 90年代末到现在,是紫砂的春天。工艺,创意繁荣发展。泥料的炼制方法、及调制工艺伴随着国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紫砂壶工艺得到巨大提升。 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经国家有关部委和广东省、广州市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综合性拍卖企业。范围包括中国书画、油画、文房珍玩、珠宝玉器、现当代艺术、钱币邮品等多元领域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运营体系。 (鉴定咨询服务热线: 同号)张经理-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兼并多方优质买家资源,不断重组,结合时下最便捷的交易方式:提出艺术品市场份额化,提供藏品鉴定,市场评估,交流交易,送拍,专业高端平台-征集 咨询热线: 同号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