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该银币为试铸样币,仅存世2枚。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钱二分银币最特殊之处,在于币铭有“庚戌春季”四字。中国钱币以干支纪年不足为奇,但注明季节则是绝无仅有。1910年4月1日(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二月二十二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省第一条铁路,长465公里,为米轨铁路(轨距1米,比全国标准轨距1.6米窄),在云南境内称“滇段”。铁路正式通车时间是该年春分(3月21日/庚戌年二月十一日)之后不久,与币面铭文“春季”吻合。据此推论,“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可能是当局为纪念此重大工程而筹备。其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行,所以数量至为稀少。
从投资理财角度来分析,钱币收藏也是大有可为的一件事,,有近15年货币收藏经验的资深收藏爱好者顾先生表示,就以清代的银币举了个例子,“大清银币”在2001年的时候,每枚售价大约在8万~10万元年的时候,每枚售价就已经达到了200万~300万元,而到了2015年,好品相大清银币单枚价格至少200万元。
去哪里鉴定大清银币湘平壹两,大清银币湘平壹两私下交易多少钱
大清银币湘平壹两多重,光绪元年(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以钦差大臣名义督办新疆军务。光绪3年率军入疆,平定阿古柏之乱,始铸新疆光绪银币(而手工打制币起始于雍正时期)。至光绪33年(1907年),始铸喀什大清银币,而湘平一两,存世十分稀少,无论是价值,还是存世量,远非是饷银、壬子、迪化几种一两可以相提并论的……此币天然银坯裂口,龙面多复打,逆背九十度,‘喀’‘壹’均实口,西域风格十足,因成色达90%,故币面易导致磨损,能看清龙形,已是上品。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银币有背结有大小之分,有三层叶、四层叶,回文异样,回历在左等。另有上书喀什道。玩新疆一两银币,此币不可缺席,尤如玩汉字币,不可缺大点金,一个道理,极具代表性
二、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孤品,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奉天省造光绪元宝癸卯七钱二分银币——为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年),奉天兵工厂铸造。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汉文“光绪元宝”和满文“奉宝”,珠圈外上镌汉文“奉天省造”,下镌面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镌汉字“癸卯”。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省名“FUEG-TIENPROVIECE(奉天省)”,下环镌英文币值,左右两侧各镌一六花星。
湘平壹两,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大清银币276枚。
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后采用七钱二分为单位。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成。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据统计,清末铸银圆总计达2.8亿枚。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
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