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彩质料从西洋进口,价格贵重,康熙年间才使用这种搪瓷彩颜料烧制瓷器。先要在景德镇官窑中烧制精巧的素胎,再送至宫殿,由宫殿画师制作搪瓷彩后,再在宫中第2次入窑。有些还由皇帝亲身参加绘画,搪瓷彩瓷全部为皇帝所御用。
这些年延续海外拍卖行在市场上成功地推出中国“皇家御用”概念后,国内各家拍卖公司也把与康雍乾三朝相关的所有拍品都作为推出,乾隆珐琅彩瓷也自然成为市场极力包装和概念化的一个对象。珐琅彩瓷器的价值攀升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影响康熙瓷器珐琅彩价格的因素,康熙瓷器珐琅彩价格评估及鉴定拍卖
珐琅彩瓷器鉴定方法,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属于清代乾隆瓷器中的精心之作。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Bainbridges)在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此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亦为中国文物拍卖的纪录。
清康熙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瓷胎比明代胎质更加坚硬精细、颜色更加洁白;瓷釉和瓷胎结合得特别紧密,比明代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瓷彩方面,不但继承了以前的彩色,还创制出珐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种。
康熙珐琅彩瓷器价格,高居榜首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是张永珍博士兄长,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由于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釉上彩,再加上是专供清朝统治者赏玩的御用品,此时期的珐琅彩瓷存世量很少,本件拍品的出现自然引来了藏家的极大关注。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买卖的新国际纪录,超越估价40倍,一时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关注。竞拍者被业界权威人士证实为来自中国大陆的藏家,这再次显现国际拍卖界中的一股势不可挡的中国巨浪力气日益增强。这不由让大家对国内行将到来的秋拍高潮有了更多的报价幻想空间。
台湾著名收藏家、观想文物艺术公司董事长徐政夫认为,珐琅彩瓷在所有瓷器品种中,不仅制作工艺繁复,数量稀少,烧制精美,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历来都是很多瓷器收藏家梦寐以求想要收藏的珍品,因此天价珐琅彩瓷的出现,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对于珐琅彩瓷今后的市场,徐政夫认为,不论其他瓷器品种行情如何,珐琅彩瓷今后依然会受藏家追捧,市场仍会非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