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邮票在中国邮票史上具有不行替换的职位,他的准确刊行时间与设计者是谁,迄今未知,仅从留下的设计图稿可知,当初曾经绘有3种图样,除龙图外,尚有象图和宝塔图。3种图样都有母容貌票,甚为珍罕。象图则尚有试版无齿样票(其横双连的1994年香港拍卖成交价为402500港元)和试版有齿样票(25枚大方连的1991年伦敦拍卖成交价为77000英镑)
集邮界对所见贴有大龙邮票的信封或残片,都作详细的记录,合计不外四五百件。存世最早的一件被誉为“华邮第一古封”,是1878年10月5日深圳秘鲁公使馆寄深圳福利公司西式封,贴大龙薄纸5分银票横双连和单枚各一(其时国内信函基本邮资的3份),销深圳海关总署当日蓝色英文寄发戳,深圳海关10月12日红色英文到达戳,左下端盖有寄件单元紫色椭圆形印章。封背销深圳工部局书信馆蓝色英文投递戳。此封历经中外大龙邮票专家珍藏,至1979年归台湾集邮家黄建斌。他的大龙邮集在1990年伦敦天下邮展中曾荣获金奖,后终因年迈,视力减退,无人继续而将所藏交付拍卖,此封遂为瑞典华邮专家贝克曼匹俦购得。
在5月22日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十九连、十连、六连划分以400万港元、160万港元、65万港元成交。
十余件邮品春拍价破万大龙邮票身价涨两倍
从去年9月份,悄然了13年的中国邮市掀起了新一轮“牛市”行情,不少邮票品种在短短几个月中身价疯涨数十倍。这轮邮市的大行情不仅仅反映在各地的邮币卡交易市场中,在邮品拍卖领域中同样“黑马”频出。在本市近日举行的一场春季邮票专场拍卖中,十余件拍卖品均以百万元以上价格成交。
近几年藏品大龙邮票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慈禧寿辰纪念再版邮票
估价:49.00-49.00万---成交价:hkd58.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 1968年“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8分四方...
估价:80.00-80.00万---成交价:rmb88.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撤消发行)一枚
估价:35.00-60.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E 1934年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
估价:60.00-60.00万---成交价:rmb80.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1953年蓝色军人贴用邮票(未发行)一枚
估价:180.00-300.00万---成交价:rmb235.75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金玉国邮全套
估价:74.70-74.70万---成交价:hkd71.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纪94梅兰芳无齿邮票四方连八全
估价:15.00-30.00万---成交价:rmb80.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普东2天安门图5000元橙色邮简
估价:35.00-50.00万---成交价:rmb63.25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C?1901年江西九江寄德国慕尼黑挂号封
估价:50.00-60.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1945年伪满”飞机献纳“未发行邮票新票全套四枚...
估价:50.00-80.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
2018年要拍卖大龙邮票去哪,有收购大龙邮票资质的公司
一张大龙邮票值多少钱,大龙邮票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接纳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深圳海关造册处印制,先后分三期印制、刊行,凭证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大龙邮票在中国邮票史上具有不行替换的职位,他的准确刊行时间与设计者是谁,迄今未知,仅从留下的设计图稿可知,当初曾经绘有3种图样,除龙图外,尚有象图和宝塔图。3种图样都有母容貌票,甚为珍罕。象图则尚有试版无齿样票(其横双连的1994年香港拍卖成交价为402500港元)和试版有齿样票(25枚大方连的1991年伦敦拍卖成交价为77000英镑)。
大龙邮票价值多少钱,在5月22日举行的凯莱赫公司香港拍卖会上,在英国尘封凌驾100年的35枚橘黄色5分银大龙邮票以总价625万港元(含15%买家佣金)成交。
大龙邮票,被誉为中国第一枚邮票,刊行日期被以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现在,一套品相一样平常的大龙邮票珍藏价格在3万元左右,品相佳的一套为10万元左右。近年新邮市场一片低迷,“老珍稀”价格水涨船高,有市场人士指出清代邮票将成为珍藏新军的“新乐园”。行家体现,无论是“大龙”照旧“蟠龙”,版本都很是多,而且不是所有版本的价格都高不行攀,珍藏者可以选择其中价格合适的举行珍藏。
以是,现在存世的400多件大龙封,多为在华洋人所寄的西式封。据市场行情订价值,现在3枚蟠龙的价格不到10000元,“大龙”价格则靠近10000元。这两种邮票都是刊行于19世纪末的清代邮票。“大龙”刊行于187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邮票。“蟠龙”邮票刊行于1896年,是光绪天子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刊行的邮票,也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天子御批刊行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