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鼻烟壶的雅赏及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7-29 09:16:59,加入时间:2018年03月17日(距今2666天)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
  • 公司: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韦永红,手机:15885541689
雅赏   鼻烟原产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利用上等烟叶磨细成粉,再加入花卉等香料,并可加入麝香薄荷等不同种类的名贵香辛药材,经过发酵后再装入密封的蜡丸中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而陈化形成。它不需要附加工具吸食,用量少、吸食快,也无须点火燃烧,直接将粉末吸入鼻中,略带刺激,混合呛鼻与特殊的香气。   在色泽上,鼻烟有紫黑、老黄、嫩黄等多种颜色,气味醇厚、辛辣,具有明目、提神、醒脑、辟疫、活血之功效。清代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载:“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疾之功”。此外,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记鼻烟“以烟杂香物花露,研细末,嗅入鼻中,可以驱寒冷,治头眩,开鼻塞,毋烦烟火。”   17世纪后半叶,西方鼻烟潮流进入中国,鼻烟及装饰华丽的鼻烟盒作为外交礼品,籍由欧洲传教士、使节及商贾进入清廷,受到清代皇帝的喜爱。很快,吸闻鼻烟成为新潮流,但由于气候、习惯等因素,欧洲鼻烟盒在中国并不适用,因此仅成为收藏的珍玩。康熙时,内府开始制作小口、广腹附盖匙的鼻烟壶,它易于携带且气味不洩,逐渐成为清廷盛装鼻烟的新容器,并迅速在统治者阶层中风靡,一度成为满蒙贵族袖中之雅物。   然而烟草在16世纪末就经由海路贸易流传到中国,其间又有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员、商人、传教士经由菲律宾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进行种植,此后,日本的烟叶经由朝鲜又流传到中国的东北地区,特别是满族、蒙古族地区,吸闻鼻烟的风潮形成后,部分俄国商人也曾将鼻烟、鼻烟盒带入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于是很快,在蒙古族中自上而下也兴起了吸食烟草的社会习俗。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