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掐丝珐琅的市场收藏行情逐年升温,其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人们的收藏热情也被再次激发起来。珐琅器作为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凭借近年来拍场上的不俗成绩,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景泰蓝市场不景气,一方面因其所属古董杂项门类近年来持续不振,另一方面则是赝品困扰令买家信心不足。
2005年之后,景泰蓝与明清漆器、青铜佛像等冷门一起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宠。文物不可再生,真正的藏家又不会轻易出手,赝品开始大量进场。据估计,国内景泰蓝赝品的比例超过80%,境外则为20%至30%。尽管仿制珐琅器的成本很高,但巨额利润还是令造假者趋之若鹜。在内地市场,有些高仿品甚至能够以假乱真,有些从海外回流的当代景泰蓝在做旧后当成古董卖。
乾隆年制景泰蓝香炉保守收购价格,乾隆年制景泰蓝香炉专业鉴定机构
古代香炉是铸铜的吗,其后两年,景泰蓝尽管还偶有高价成交,但总成交量与成交率双双下滑。2013年以后,整体市场行情更加低迷,在伦敦拍卖市场,曾有两组乾隆时期的御制景泰蓝分别卖出80万英镑与50万英镑的价格。
该香炉高约12厘米,直径也约12厘米,三兽足,体形十分匀称。炉身上部有一圈回纹,两侧各有一只兽耳,衔环。炉身中部的掐丝珐琅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圈瓷白的五瓣花朵前后相连,中间夹杂枝叶;下部在黑色的底色上点缀出缠连蔓延的蓝色枝叶,中间有六朵不同颜色的六瓣花朵连缀成一圈。炉身底部有“大明景泰年制”的铭文。
乾隆年制香炉如何鉴别,炉身两侧的兽耳及炉身下部的兽足,其纹饰雕刻得皆十分精致、规范,无论是毛须、五官,还是眼神,皆灵活生动、栩栩如生。呈现典型的明代宫廷造办处造物的特点。那么,再结合炉底的铭文,是否就可以将此炉的时间确定为明永泰年间呢
苏州故宫藏瓷数万件,珐琅器也就六千余件。流失在海外的也就两千余件。清宫造辦处珐琅作所制御用珐琅器不惜工本,追求精益求精,在很长时间内,作为皇家用器,主要由宫廷内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难得一见。所以珐琅器愈发显得珍贵,更多是作为尊贵地位的象征,即便是在宫廷内,也多是在正式场合使用,难进寻常百姓家。因此,无论是在历代收藏中,还是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器向来都被视为贵重之器,倍受珍爱,所以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综观此炉,工艺精美,造型端庄,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炉身的图案颜色亮丽,百年如新,显然是用天然的矿物料着色而成。黑色的衬底打上灯光,会泛出点点绿光,那是磨碎的绿松石粉料形成的效果。炉身明显被鎏过金,隐隐泛红,这正是其历经年岁的见证之一,因为过去用的是矿金,而现在用的是砂金,呈色显黄。所有的图案纹饰皆是先用铜丝在铜胎上掐出形状,然后再填入颜色,再烘烧、打磨、鎏金而成,全套工艺非常复杂,今日已罕有人知。将此炉拿在手中,手感非常踏实厚重,虽然分量不轻,却全然不似握着一块铁块般凝滞呆板,这是一件诸处得宜且为岁月所浸润的珍品才能拥有的历史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只有长久浸淫于古玩收藏的方家才能体会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