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化石是恐龙类动物所生下的能传宗接代的生殖产物。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直径在3cm左右,大的直径可达56cm。蛋化石的形状通常为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形、椭圆形和橄榄形恐龙蛋中最珍贵的品种是含有胚胎的恐龙蛋中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无论在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令世人瞩目。河南南阳,广东南雄、始兴、惠州、河源,江西信丰、赣州,山东莱阳,四川,内蒙古,江苏宜兴,湖北郧县等地都是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
恐龙蛋化石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的数量不多。所见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钙质外壳,极少发现保存有某种恐龙胚胎化石的蛋,很难判断所发现的蛋化石是由哪类恐龙产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取得重要的进展。
1984年在中国出土一件有6500万年的历史的“恐龙蛋窝”化石。本“恐龙蛋窝”化石出土之后,几经辗转流失到中国境外,此件“恐龙蛋窝”化石包含22枚盗蛋龙恐龙蛋,其中19枚恐龙蛋中可见初具雏形的恐龙胚胎。2003年,一名美国收藏家在美国公开拍卖会上以42万美元将其买下,后经多方交涉无偿归还中国。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通过外交途径追索流失国外的古生物化石。
中国科研人员对广东南雄盆地的恐龙蛋进行研究后认为,由于在晚白垩世最后20~30万年间,南雄地区恐龙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突变”,严重的干燥气候以及微量元素的污染,锰、锌、锶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影响了恐龙蛋壳的正常发育,形成了病态蛋壳结构,因而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绝灭。他们利用扫描核探针,对恐龙蛋化石进行的扫描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一新说法。还有古生物工作者也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恐龙蛋不能孵化或只有少数恐龙蛋能孵化,使保存在地层里成为化石的恐龙蛋愈来愈多,而恐龙则愈来愈少,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过去,关于恐龙绝灭原因的学说有:“气候恶化说”、“砷中毒说”、“竞争失败说”、“生殖单性说”以及最流行的“陨石撞击说”等。上述新学说已引起世界地质古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恐龙蛋化石是历经上千年、上亿年沧海桑田演变的稀世珍宝,是生物和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标本,是世界上珍贵的科学和文化遗产。恐龙蛋化石对于探索恐龙的繁殖行为、恐龙蛋壳的起源和演变,复原恐龙时代的生态环境;对于研究恐龙的出现、繁盛和绝灭;对于划分和对比白垩纪地层以及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物的变迁,提供找矿启示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而且,恐龙蛋化石群及其集中产地还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旅游地质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天赐良机。因此,恐龙蛋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旅游价值。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恐龙蛋化石及其赋存的地质环境。恐龙蛋化石群的保护贵在自然,贵在保持其原始状态。若将其从赋存的地质环境中挖掘出来,就会大大地丧失其科学价值和其它价值。为此,必须严格执法,依法管理,增强科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意识,发挥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南阳盆地世界罕见的恐龙蛋化石群,据有关专家现场考察后确认有7个恐龙蛋化石埋藏地点,其中以西峡县丹水镇上田村西坡最为集中。另在该县阳城乡赵营村西南白垩纪地层中,除有大量恐龙蛋化石外,还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南部南阳市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
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由陆续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可以证实:恐龙和现代爬行动物及鸟类一样,也会生下带硬壳的蛋。某些蛋化石里甚至发现了未孵化的小恐龙骨架!有时在发现恐龙蛋的巢穴附近,发现了大恐龙的遗骸。由此可见,小恐龙和小鸟一样,会本能地待在巢里,无论它们的父母发生什么事都不离开。有些恐龙的巢互相靠得很近,专家因此推测恐龙可能有群居习惯。令人惊讶的是,恐龙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如果恐龙蛋大小和恐龙体型成正比的话,那么蛋壳将会厚得让小恐龙无法孵化;而且也不可能让足够的氧气进入蛋内,供给小恐龙呼吸。
窃蛋龙、驰龙、伤齿龙这些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蛋一般是长形的;马门溪龙、梁龙和雷龙这些4条腿走路的大块头的蛋是圆形的;鸭嘴龙那样的鸟脚类恐龙生椭圆蛋;至于中生代霸主--霸王龙的蛋是什么模样,还没有确切的解释。
西峡恐龙蛋
专家透露,该盆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的特点,一是分布面积大,在西峡县的丹水镇、阳城乡、内乡县赤眉乡近40平方公里范围内均能找到恐龙活动踪迹。二是埋藏集中,从剖面上可观察到3个化石层,蛋化石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十几到三十几枚不等。三是数量丰富,已发现的即达数千枚,估计全部埋藏量不下数万枚,其丰富程度举世罕见。四是原始状态保存完好,化石基本上未遭后期扰乱和破坏,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如初,全球非常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