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时期瓷器总的来说其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多见以开光方式来表现画面的器物;二是传承于乾隆时期的轧道工艺常见于此时的圆器上,但不及前朝精致规整,而民窑尤甚;三是所谓“百花不露地”画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碗、盘之类器物的图案以花卉、瓜果为多,象征多子多福;五是出现了更多绘制风景、人物画面的器物,如“西湖十景”、 《无双谱》人物等,常见于白地粉彩的民窑器物上;六是装饰华丽的广彩瓷器仍为外销瓷的主流。具体技法除绘制外尚有刻、印、划、镂雕、贴塑等。
此时《无双谱》内容的诗句和以“西湖十景”等名称为题材的印章款识出现于粉彩盘、碗、杯、瓶上,以民窑器物为多,而官窑器物上可见有“佳茗”御制诗,从而构成了清代中叶瓷器纹样中用文字作装饰题材的新特点。
嘉庆粉彩的又一装饰特点为“百花不露地”的装饰技法,与前朝相比,这类器物更加趋向于“满”的通体装饰。据清官档案记载,绘此种图案的器物为赏花时所用,象征“百花献瑞”。如粉彩百花纹敞口杯,其外璧满绘各类花卉,画工细腻、施彩富丽。此类几乎无一丝空间可透出地子来的百花纹器物,又名为“百花不露地”。这种装饰手法开始于乾隆年间,皆用粉彩为之。这类器物.虽自乾隆以来官、民窑都有制作,但这般色彩浓重而不妖艳、工艺又极其精致的宫中佳品就不多见了。
四.胎体釉色
嘉庆前期粉彩器物的胎质基本保持乾隆中晚期较为细腻润泽的质感,至后期胎体略显粗糙,厚薄不一。此时粉彩瓷器以色地为主,不甚平整,有波浪感,白地粉彩器物相对较少,釉面细润多白中闪青,釉面较薄匀。大体前期作品釉层较为密致,后期釉面多粗松。此时官窑粉彩器物的口沿处多施以金彩、内里与器底部分常施以松石绿釉,只是色泽比乾隆时期略显深重且稍欠匀净。
五.款识特点
嘉庆官窑瓷器的款识的书风与乾隆时期相似,所见有青花、红彩、金彩及刻款,多为六字三行,以篆书为主,结体工整严谨,无边框(图12);楷书则较为少见,所见有单方框四字红彩款,也有六字三行并环以双圈;-行排开的款识,多落款在器物的口沿外部或腰腹间。此时民窑的款识,篆、楷书皆可见到,六字或四字,字体潦草,个别带有边框,六字款识中还可见到由六字的半边字组成的款识,多难以辨认(图13)。除朝代款识外,嘉庆时期的堂名款主要有懋勤殿(见图3)、彩华堂制、庆宜堂制(图14)、玉庆堂制等(图15);干支纪年款有嘉庆年制、嘉庆己未年、嘉庆廿三年九思堂等。
《陶雅》一书有云: “(清代)中叶以后,深厚故不如康熙,美丽也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容与中流。嘉(庆)、道(光)以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而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埋没处。”正如该书中所言,尽管嘉庆年间烧造的瓷器大不如前,但仍有许多不可埋没的佳作精品,作为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受到重视。
历年精品拍卖纪录:
清嘉庆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估价: 1,800..00万
成交价: 9,026.00万
清嘉庆 粉彩缠枝花卉寿字纹葫芦瓶 (一对)
估价: 2,200..00万
成交价: 2,185.00万
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吉庆有余进宝图双螭耳大瓶
估价: 1,000..00万
成交价: 2,127.50万
清嘉庆 紫地粉彩海屋添筹双耳瓶
估价: 1,300..00万
成交价: 1,782.50万
清嘉庆 黄地粉彩花卉福寿纹开光式御题诗「四时花卉」图灯笼瓶
估价: 650.00-850.00万
成交价: 1,768.75万
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花卉胭脂红盘螭龙纹瓶
估价: 600.00-800.00万
成交价: 1,725.00万
清嘉庆 孔雀绿地粉彩缠枝花卉“吉岁年年”图象耳琮式瓶 (一对)
估价: 800..00万
成交价: 1,410.00万
清嘉庆 粉彩江西十景碗一套
估价: 1,000..00万
成交价: 1,186.00万
清嘉庆 紫地粉彩群芳福寿尊 (一对)
估价: 250.00-300.00万
成交价: 1,148.00万
清嘉庆 黄地粉彩花卉纹包袱瓶
估价: 350.00-450.00万
成交价: 996.80万
手里有嘉庆时期瓷器怎么免费鉴定和出手呢?可以去西南地区指定的古董藏品免费鉴定征集交易中心:重庆朗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系市场部: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