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大清铜币美好的寓意注定其身价不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前景看好!钱币背面珠圈内饰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雕刻工艺精美,龙纹细腻,龙麟深邃,龙眼炯炯有神,威武霸气,尽显皇家威严,十分震撼,让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珠圈外上环镌"光绪年造"四字,英文环绕其中,融入了国外文字文化,可见清朝时期开始我国已有对外接触交流的现象,是该时期鲜明的历史印记。
几年大清铜币成为了钱币收藏界争相追捧的宠儿,大清铜币钱币拍卖价格动辄上百万。例如宣统年间造大清铜币二分以315万元的价格成交,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分以289.6万元的价格成交,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以250.4万元的价格拍出,这一些拍卖成交记录无不透露着大清铜币拍卖行情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