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早在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夺得千峰翠色来”概括秘色瓷之美。然而宋以后,秘色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后人再看到唐宋文献对”秘色瓷“的记载竟然不知其为何物,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千年的”秘色瓷“之谜才得以解开。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
秘色瓷选料优良、制作精细、色泽迷人、工艺先进,因其受到官府重视而名扬天下,是当时青瓷烧制的优秀水平,越窑也因此成为中国瓷业的第一个中心。后来宋代的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就是因为站在“秘色瓷”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才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创造了大宋瓷业的一世辉煌。
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名人绘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中国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瓷。
翡翠玉器: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精品、翡翠,玉质佳雕工好。
杂项精品:珍稀钱币,历代文房四宝、紫砂、印章、雕品、明清家具及其他杂项。
更多资讯可关注公众号:“深圳古董交易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