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瓷器

明永乐青花瓷拍卖成交

  • 发布时间:2018-07-03 21:09:44,加入时间:2018年05月22日(距今2556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十一街128号祥祺集团9楼
  • 公司:深圳中皇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8620343177 微信:chen-xiao-xiao

明永乐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国家太平、经济繁盛,在这段时期,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明永乐朝是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永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也促进了制瓷工艺的进步,这个时期在继承了元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另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在增进经济和贸易交流的同时,又从西洋带回许许多多的物资和各种原料,其中带回的苏麻离青色料,为中国瓷制业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瓷器提供了原料基础。

注:苏麻离青料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烧成部分留下黑疵斑点,一条纹理中常见的钴铁结合晶斑,浓重处凝聚为黑色锡光,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感,降低了呈色中的红、紫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就能烧出浓艳的青蓝色,犹如宝石蓝一般的光泽,色彩雅致凝重,鲜艳夺目,层次分明。烧造过程有自然的晕散现象。

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瓷胎由于注意淘炼,胎质纯,含杂质少,胎质细腻,胎色洁白,胎体厚薄适度,灵巧凝重,较之洪武朝普遍轻薄一些。永乐时期由于烧造温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绝无橘皮釉纹,有少部分器物釉面开片,以脱胎器名传于世。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现洁白色,接近甜白釉,釉汁肥厚处闪现虾青色。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黄色,器物里外釉面较均匀。民窑器普遍有缩釉现象。永乐青花的釉面青白程度较元代有所减弱,釉面青白为整个明代传统烧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掺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烧,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现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烧造工艺都与明代不同,因此釉面无此青白色。大盘、瓶、罐等为细砂底,无釉,白色,有小块铁色斑;呈糯米粉状,摸之细腻滑润。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匀净,釉薄处泛黄色,厚处呈浆白色或闪青白色,有些底釉开有细片纹。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纹;细瓷底足平切,足跟较窄。琢器器底足大多是边棱状,即削切痕明显。圈足露胎处泛火石红,足内墙多泛黄斑。盘、碗底心多是外凸内凹。

一些永乐器,如盘类,其糙底一般都色白而细,抚摸时有如糯米粉的感觉,这种细砂底的出现,也是划时代的,有的细砂底己出现小块铁斑。永乐细瓷一般是底足平削。有的永乐釉底器的底釉亦呈波浪纹。永乐青花纹饰明显地较元代疏朗,描绘手法趋于自然、写实。此器绘葡萄纹饰,带阿拉伯风情,应是为出口往中东专门烧制的,在伊朗阿德比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堡托普卡帕宫都有收藏。永乐一朝为朱明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其中青花一项,明代文人品评甚高,备受后世推崇。

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圆润、灵巧、清秀,不但继承了前朝器形,还吸收了大量外来的元素,制作出了许多创新器物。传统器物有梅瓶、玉壶春瓶、贯耳瓶、竹节柄壶、执壶、僧帽壶、梨形壶、折沿盘、盏托、深腹洗、无挡尊、渣斗、香薰、笔盒、三足炉、大盘、大碗、碟、罐、钵、高足杯、各式碗等。

永乐青花瓷一般无款识,只有极少数有年款。只有官窑压手杯中见有“永乐年制”的四字篆字款,写在器里面中心,围以双圈线、单圈线和花瓣飘带。最宝贵的是青花双狮绣球心款、花心款、鸳鸯围款。民窑产品偶有“福、录(禄)、寿”等款字。从明正德年开始,就出现了仿永乐窑器款。其后,嘉靖、万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现。历代仿款有青花写款、阴文刻款、阳文刻款三种字体;字体和写法也不一样。款的外围常饰花瓣形图案,线条硬直欠流畅,也有的围以单圈。所以凡以四字楷书或六字款写在器里、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后代仿品。

我们能为你做什么:

1:权威专家免费为您鉴定藏品!

2:市场专员免费提供实时准确的市场价格评估!

3:国际市场为您藏品提供优越的联动调研!买家实力雄厚,竞价激烈!

4:程度宣传,帮您高价快速出手藏品!

5:积蓄全球购买力,买家客户遍布东南亚、欧美、澳洲,高端客户,帮您将藏品卖给出价的人!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