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真的只有300件吗

  • 发布时间:2018-07-05 10:41:54,加入时间:2018年06月23日(距今2171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华区汇海广场
  • 公司:深圳雍乾盛世艺术品展览销售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曹经理,手机:19925212943 微信:hsmy0816

在元青花研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命门,居然是它的存世数量。“元青花只有300件”,成了不少学者专家津津乐道的课题,成了元青花研究的阿喀琉斯之踵。反对者和赞成者都以攻克和保护这个命门为己任,仿佛破了这个阿喀琉斯之踵,元青花研究的顽固堡垒就会轰然倒下。 谁说元青花只有300件? 吴树先生在《谁在收藏中国》中认为,说元青花只有300件的定论是留英博士蒋奇栖在年调查国外博物馆所藏元青花瓷器后作出的,[1]并说,在蒋作出上述结论后不久,“在江西省的高安县、九江县、河北保定、北京元大都等地,都出土了不少非常精美的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 (2010年9月菏泽市国贸工地出土) 此说,吴先生有两处错误,首先,蒋先生在我国文博界的地位,还不足以以个人的调查来影响整个文博界。此说应当另有其人。 关于300件之说,最权威的说法是在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陶瓷》一书上,冯先铭先生认为:“总计国内、国外的全部收藏品在内,元青花瓷器的总数大致在300件以上。”[2]仔细阅读冯先铭先生的这段话,读者一定会明白,冯先生并没有作出“元青花瓷器只有300件”的‘结论’”!?虽然冯先生在这里说的是“全部收藏品”,但他用的是“大致”这样的不确定性词汇,更为关键的是,他在300件数量后又加上了两个字“以上”。如果是300件“以下”,那么,“全世界的元青花只有300多件”这种说法,还有一定的“权威性(当然,权威的提法,也还是有商榷的可能)”,而“以上”这两个字,稍微有点我国文字知识的人就知道,它指的数字应该超过300件,当然,我们绝不应该理解为数字的上限是无穷大,那显然也违背冯先铭先生的本意,显然,冯先生的本意也是一个比较接近300件的数字,关键是他并没有把话说死。 此书出版于1994年,结论的形成应该早于1994年,显然比蒋博士的调查要早。凭冯先生在我国陶瓷界的声望,他足以影响全体。问题是冯先生讲得比较谨慎,而其他人却把思维定势化了。 元青花凤穿菊花纹花口盘 其次,吴先生说,蒋博士的300件结论后,我国在高安等地又出土了一些元青花,这是作者不熟悉我国文物的基本情况造成的常识性错误。高安的元青花出土于1980年11月29日;河北保定的元青花发掘于1964年5月;北京元大都的元青花窑藏发掘于1970年,这些出土的日期,恐怕蒋博士还在读小学,甚至还在幼年。 叙述这个过程,无非是说,300件说影响了几代陶瓷人,不把它的源头搞清楚,恐怕不利于我们理清思路。 在肯定和否定300件说的代表人物中,南京博物院的张浦生先生是肯定方的代表人物,他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苦口婆心地呼吁300件说的正确性,希望藏家不要再奢望收藏元青花;而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员许明先生,他对采访他的香港凤凰卫视明确表明在世的元青花有15000件。有意思,1和50之比。 其实300件的数字绝不是阿喀琉斯之踵!而是西西弗斯的滾石!善良的冯先铭先生在做出约300件元青花的结论时,绝对不会想到,这个数字如魔咒一样,会永远地罩住他的徒子徒孙,也罩住他的反对者。这个僵化的数字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使得不少研究者在它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们走自己的路,让愿意像西西弗斯一样的人去推石上山吧。我们根本不会和有些人去争论所谓的300件问题,我们很清楚,这个世界是变化的,世界的空间和时间都在运动着,只要是真正的元青花,有一件算一件!图1和图2就是一件出土时间较短的两件元青花瓷器,它们在2010年9月菏泽市国贸工地出土,一件梅瓶,一件花口盘。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更多的元青花瓷器出土。 在民间和主流文博界的争论中,双方的阵营在不断变化着。一开始,当然是主流占据着话语权,说民间有元青花存在的收藏爱好者往往被耻笑,就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自己也不相信会收藏到元青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元青花知识的逐渐普及,随着媒体的开放,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民间收藏爱好者有了说话的地方,有了“聚啸山林”的场所,一些志同道合者就可以共同讨论他们所认识的元青花。最最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有多少地皮被翻了个底朝天,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强规模的动土,它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下半期至今的日子里。十多年来,有多少祖宗埋在地下的宝贝重见天日,有多少祖宗沉入水底的宝贝露出水面。这些我们过去不能看到和摸到的宝贝,活生生地放在有心收藏的爱好者面前,享受着曾经拥有过的荣耀和尊重。 在这种对垒中,有个很奇怪的现象,非文博系统的学者和专家往往站在民间收藏家一边,他们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有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这些收藏者根本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手中藏品的价值取向,他们往往都是在收藏之余考虑把自己的藏品捐献给国家。他们藏品的命运,往往透露出他们的无奈,在学问上和学术地位上比他们差得远的某些文博界的专家,总是否定他们的藏品的真实性,不少这样的学者,也愤而投入到收藏品的研究之中,他们的加入,因为他们的学术水平,因为他们的声望,使得有关元青花的争论更为热闹、影响更为广泛、研究更为深入、而学术层次也越来越高。作者就碰到过中央党校的高级教授、社科院的高级研究者、国家相关科研单位的总工程师等等,他们的参与使对垒的两军力量有了明显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带来了一股清醒之风,特别是他们对科技实验的重视几乎抓住了古代文物鉴定的命门,也是个别文博系统专家的命门。 于是,许明先生在和民间的支持下,成为我国唯一进入土耳其和伊朗博物馆库房的取经者,成了一个现代唐僧,更应该是现代孙悟空。他所带回的资料,使国人对元青花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以至故宫研究员叶蓓兰先生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许明先生的观点。作为对垒两军的领军人物,这种学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学术讨论健康进行的条件。 由此可见,元青花的数字之争,实际上是学术话语权之争。我们要说的是,元青花瓷器只有300件其实只是一个传说,没有人真正认真统计过这个数字,只要读一下下面的文件标题,《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国发》就可以知道,我国国内现存的可以移动的文物数量,从来没有认真统计过。到现在为此,没有一个业内的权威人士一件一件列出他所统计的元青花瓷器。因此,300件元青花瓷器或者说400件元青花瓷器只是一个传说,只能打打酱油,当不得真。当然,所谓15000件元青花瓷器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可惜的是,在过去的岁月里,真把数字的传说当回事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