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造“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
据有关资料,四川军政府铜币,因其铸主众多,铸期较短,再加铸造期间换模修版等原故,现存于世者版别极其繁杂,不下百种之巨。钱币正面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
因为铸造铜币有厚利可图,除四川成都造币厂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外,当时割据四川、甘肃各地的大小军阀也大量仿铸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军政费用。有的地方没有造币厂,也无力购买机器造币设备,因陋就简采用晚清时期即已淘汰的传统翻砂铸造法铸造,于是粗制滥造品充斥市场。这种土法铸造的四川铜币现今还较为常见,钱币学界一般称之为“沙版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