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古董私下交易。(精品可免费上拍)
著名专家权威鉴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如您有藏品需要出售或鉴定,可致电、梁经理)。本人从事艺术品行业数年身边有国内外优质客户大量求购古董精品,
清朝末期,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导致了货币的贬值和新型钱币的出现。其中铜币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当时是以当十铜元为主,当然也有其他面值的,且铸造的铜元面值也是越来越大。当时全国各地都纷纷设立造币厂,发行银币和铜币。福建省也不例外,在清朝光绪26年,也开始铸造发行铜币,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1900年广东省率先开铸铜元,福建省立即跟进。同年闰八月二十一日(时距广东开铸铜元不到两个月)闽浙总督许应骙就奏请福建开铸铜元,十月获清廷批准。同年,在福州成立福建铜币局,负责铸造铜元。福建在清朝铸造钱币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它先后设立了三个钱局,最早的钱局是南局,该钱局主要铸造发行当十铜元,偶尔也会铸造当五文和当二十文铜元。其中当十铜元的材质是紫铜的,铸造工艺精湛。第二个钱局是西局,该钱局是于光绪31年开始铸造发行铜元,这个钱局有一个特点,只铸造发行当十铜元。第三个钱局是闽海关铜币局,俗称东局,该造币厂是在光绪31年设立的,但是该钱局由于经营不善,所以铸造铜元的时间不长,就停止铸造了。因此,光绪元宝“福建官局造”钱币现存稀少!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枚福建官局光绪元宝,这枚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当十龙纹铜币,直径2.7cm。钱币正面直读为“光绪元宝”,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福建官局造”。下缘纪值文字为“每枚当钱十文”;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下均有英文。质地浑厚有实感,收藏价值附带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市场近几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拍卖成交记录:
喀什道大清银币----成交价:RMB8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20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成交价:HKD145.60万----成交日期:2016年7月16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大尾龙----成交价:HKD207.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立龙”----成交价:RMB64.40万----成交日期:2015年5月20日
光绪年造丁未大清银币壹圆----成交价:HKD25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大清银币光绪三十年湖北省----成交价:HKD97.92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成交价:HKD230.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大清银币光绪年造丙午年户----成交价:RMB1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银质----成交价:HKD3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9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伍圆----成交价:HKD85.12万----成交日期:2016年7月16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反----成交价:RMB3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5月28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成交价:RMB2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长须----成交价:HKD3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9日
哪家私下交易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公司权威,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哪里私下交易比较权威
福建省造光绪元宝,光绪三十一年(1905)福建将军崇善奏准在马尾船政属前设闽海关铜币局,制造闽关铜币,面值每枚当钱十文,正面钤汉文“光绪元宝”及“宝福”的满文,外围上钤“福建官局造”,下钤面值,左右分钤“闽关”两字,背面中央钤蟠龙图,外围上下分钤英文地名及面值。福建官局造闽关光绪元宝十文铜元为单面铅质样版,属大型铜元,系孤品。“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共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6江苏;13四川;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福建铜币局所铸铜元为“光绪元宝”,计有当十文、当五文和当二十文三种。南局开办最早,系“旧厂”,经济独立核算,直属闽浙总督管辖。1896年,福建省由官绅办造币厂仿广东铸小银元,同年10月这家造币厂奉令停办,总督边宝泉收回铸币权,试铸大银元。银元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铸“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或“库平七分二厘”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目前就有这样一组光绪元宝“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和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展现在国内知名艺术网站上—虎拍艺术网。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这组光绪元宝钱币版式、图案设计大致相同,钱背龙纹设计不同,钱背龙纹铸造栩栩如生各有特色。光绪元宝钱背龙纹图案设计千变万化。该组藏品保存较好,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持,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价格,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其中分银元和铜元两种。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底部铸货币价值,如下面这枚:"库平七钱二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特。湖北省造光绪元宝的由来:公元1894年,张之洞将位于武汉三佛阁街的原守备署改建为湖北银元局,并仿造广东省第三版银元的式样铸造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初铸版银币背面龙图的左右两边镌刻“本省”二字,以示与外省区别,仅限在湖北本省使用,因为不便于流通而铸额很小。湖北银元局将初铸版银币背面的“本省”二字去掉,于1895年铸行了新版“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投放市场流通后,“本省”银币被回收兑换和销毁。1895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湖北省造”四字,下端镌汉文“库平七钱二分”或“库平七分二厘”六个字,左右两侧各镌一个六花星。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端环镌英文“湖北省”,下端环镌英文币值,左右两端稍上侧各镌一个六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