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钱币

唐继尧(唐军长)银元拍卖成交价

  • 发布时间:2018-07-05 19:57:34,加入时间:2018年05月22日(距今2555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十一街128号祥祺集团9楼
  • 公司:深圳中皇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8620343177 微信:chen-xiao-xiao

唐军长是币界的俗称,实际是唐继尧纪念银币,云南省造,正面为唐继尧正像或侧像,上铭“军务院抚军长唐”,正像币下有嘉禾,侧像币则无。因从左至右读为唐军长比较顺口,于是这个称谓一直流传下来。背面正中为交叉的双旗(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上铭“拥护共和纪念”,下面是三钱六分记重面值(即5角)。图为正像币正面。唐继尧还有金、铜币多个品种,当时在云南地区发行量都很少,市场价值非常可观。

唐继尧银币是云南省为纪念反袁拥护共和胜利而制造发行的。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有唐继尧侧面和正面两种版别。这两种银币的制造时间至今说法不一:王守濂《中国稀见币参考》一书认为是民国元年;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考》、蒋仲川《中国金银镍币图说》、徐祖钦《中国钱币目录》等书认为是民国四年;耿爱德(E﹒KANN)《中国币图说汇考》一书认为唐继尧正面像是民国五年,侧面像是民国六年;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目录》一书认为侧面像是民国五年,正面像是民国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简明钱币辞典》则认为两者都是民国七年制造的。上述各家专著所言,或未引证,或引证不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史料缺乏。唐继尧银币究竟铸于何时?

民国四年十二月,袁世凯称帝,云南都督府唐继尧和蔡锷将军率先发动护国起义,组织护国军誓师讨袁,全国响应。袁世凯被迫于民国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宣布取消帝制。同年五月八日,护国军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推举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抚军副长,梁启超为政务军委员长,陆荣廷、蔡锷、李立钧、刘显世、陈炳昆等为抚军,遥遵黎元洪为大总统。六月,袁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七月,军务院宣告撤消。从上述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唐继尧银币是民国五年之后制造的,唐继尧不可能在民国元年或民国四年预先料到自己要担任军务长一职从而先行制造。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印的《云南近代货币史资料汇编》在“造币厂为唐继尧铸发拥护共和纪念银币和铜币”一节中载有云南省财政厅民国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为送纪念模型式样致云南商务总会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据造币厂呈称,查前奉令铸造本省,业经遵办并呈报在案。惟查前次模型未臻完美,不便赓续多铸。兹已将前铸模型加意改良,…又模型既经改易,与前者略有不符,自应印具模型式样,呈请通令全省内外各机关知照,并出示晓谕军民人等一律使用。此次改式复铸,应即查明前案,铸造二十万元由富滇银行发行。即自十月一日开始铸造。…查此项纪念银币,曾于上年八月内奉督军、省长公署令饷造币厂制造,由富滇银行发行,并通令省内外各机关,一律通用在案。行文的重要之处,在于提到了云南造币厂曾于民国六年八月奉督军、省长公署之令铸造唐继尧纪念银币,但由于模型“不臻完美”,不再制造,后经修改模型,于民国七年十月一日再次制造二十万元并由富滇银行发行,这就解决了唐继尧制造发行的时间问题。遗憾的是,该文没有涉及初版和改版的纪念银币的具体式样,但通过对史料与实物的考证,也是完全可以说明的。

此外,《昆明市志》中有民国十二、十三年流通市场的银币以为最多的记载。再则《昆明市记》还提到:“民国八年,滇护国成功,因铸造金币,并添铸五角银币及当五十铜币两种,以资纪念”。这种金币及铜币都是以唐继尧正面像的形式出现在币面。

所以,从统一版式的角度看,唐继尧银币也没有理由不是正面像。以上事实说明:民国七年十月一日开始制造的是唐继尧正面像银币;而民国六年八月制造的初版银币则是唐继尧侧面像那种。因发行时间短,所以存世量极少 市场价值非常可观

唐军长部分成交记录:

唐军长纪念银元——365万

唐军长银元三钱六分——268万

唐军长拥护共和纪念银元——112万

唐继尧拥护共和纪念银元——248万

唐军长铜元——188万

唐继尧民国铜元——288万

我们能为你做什么:

1:权威专家免费为您鉴定藏品!

2:市场专员免费提供实时准确的市场价格评估!

3:国际市场为您藏品提供优越的联动调研!买家实力雄厚,竞价激烈!

4:程度宣传,帮您高价快速出手藏品!

5:积蓄全球购买力,买家客户遍布东南亚、欧美、澳洲,高端客户,帮您将藏品卖给出价的人!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