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谜之哥窑为何市场难有出头之日

  • 发布时间:2019-01-07 16:25:29,加入时间:2018年05月22日(距今2546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8号12号楼2单元26层263
  • 公司:河南胥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秦铭远,手机:13523742213 电话:0371-86501855

一线拍卖行藏品征集:秦经理 一叁一〇壹柒一叁〇〇肆 同手机号。
“芝为华彩玉为肌,火气全无古气披,恰是白描吴道子,观音妙相手中持。”这是清代好古天子乾隆帝夸奖哥窑的一首诗。在他赞美瓷器的近200首诗中,描写哥窑的就近20首。清代丁观鹏所绘《弘历鉴古图》中摆满古物的案台上,就摆着传世哥窑的瓶、炉、盘等器皿。被列为“宋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在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命风雅的乾隆,对哥窑瓷器自然也是倾心不已,将其视为珍品。

2017年秋,一件元代哥窑倭角方洗出现在北京保利“佞宋”专场中。该方洗估价300万—350万元,以260万元起拍,在多位买家的多轮竞价之后,加佣金以2645万元成交,超低估价10倍之多。回顾上一次在2003年伦敦苏富比217万元的成交价,可谓一次价格的飞跃。

高古瓷收藏家、研究者崔凯则认为这一价格还是偏低,“远远不够!直观来看,此器的釉质特征、工艺、造型的开门度非常高,而且经海外重要藏家收藏过,其来源可靠、流传有序,可靠性就比较高。十几年前的200多万元,如果买明清官窑,比如洋彩、粉彩,可能现在出手的市值一件就是两三千万元,加在一起,过亿或者两三亿都很正常。”他说,“所以如果单纯按投资来说的话,这是个稍许失败的投资,时间成本很高,并不是很理想。”

宋五大名窑中,哥窑市场价格低,这样的行情又是何因?

哥窑目前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的“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及相关研讨会,该展将大众对于哥窑瓷的热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览基本上把故宫藏的百余件传世哥窑全部展出,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也是首次举办这样的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介绍,其中不乏灰青釉胆式瓶、灰青釉凸弦纹瓶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哥窑”一名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其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认定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将“官、哥、汝、定、钧”列为宋代五大名窑。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记录也只是一鳞半爪,文献之间还互相矛盾,因此直到今天,哥窑的身世仍旧是个不解之谜。到目前,考古实物及文献仍旧无法一一对应,哥窑身世迷雾重重。崔凯表示,在“金丝铁线——2017年故宫博物院哥窑学术研讨会”后,与会者对产地有了大致统一的意见:传世哥窑的窑口应该是杭州,而不是龙泉。如果这一共识成立的话,直到明代的文献才把哥窑当作单独的瓷器窑口出现,那么哥窑这个窑口就不存在?业内还有另一种观点:传世哥窑可能是南宋官窑生产出来的一种品种,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窑口,哥窑是官窑瓷器里的一个品种。“这样一来,哥窑的身份就很尴尬了,这是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

“哥窑问题,千古悬案,各家观点,五花八门。”业内人士表示,关于窑址之争,有杭州凤凰山说,有龙泉说,有河南说,有景德镇说。“立场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结论千奇百怪。”不过,在他看来,哥窑研究的根基在于“传世哥窑”即清宫旧藏的这批哥窑,“传世哥窑”或是宫廷传承,或是清代帝王搜集,以及所有从清宫流入天津、山东、扬州、上海乃至海外的器物,它们流传有序,具有相同特征、自成体系。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