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养殖技术
蛤蚧是野生动物药材,长期以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产量又不断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早在五十年代后期,我国蛤蚧的主要产地广西,就曾进行了蛤蚧人工饲养的试验,以期变野生为家养、家繁,借以增加产量。由野生动物变为家养家繁的动物,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艰苦反复的试验才能成功,因此最初遭到失败,是不足为奇的。整个六十年代,广西、广东的一些地区对蛤蚧的人工饲养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但无多大进展;至七十年代第二年,广西贵县医药公司又建房试养,继之,横县、崇左、龙州、田阳、隆安、靖西、武鸣等县医药公司及广西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等单位也先后进行了养殖试验,广西商业部门还多次召开“蛤蚧生产”专业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许多产区开展的养殖试验,探索了一些方法,简介于下:
(1)生活习性
蛤蚧栖息于悬崖石壁洞缝中,树洞中、房舍墙壁顶部。特别喜欢栖息在周围昆虫多,有草木生长,高几米至几十米的山岩上。在石山边的坟墓中以及土山石洞中也有栖息。蛤蚧喜温怕寒,冬季多栖息在向阳避风的洞中,入洞深。夏季多栖息在背阳凉爽处,入洞浅。昼伏,夜出。喜几条或单独栖息。性机警,遇惊四处逃逸,嘴能自卫,若突遇异物则咬之不放,被触怒时,常发出咯咯之声并张口回击。蛤蚧遇险能自切其尾,弃尾而逃。蛤蚧不喜水且能游泳,被困在水中时能游水离开。蛤蚧能在峭壁、侧壁或天花板上爬行自如。视力不强,畏光,白天可见5、6m的距离,但有好的听力。蛤蚧不论雌雄老幼,都喜头向下栖息,贻蚧能鸣叫,古书中己有记载,鸣叫与个体发育、温度变化、光线强弱、生殖活动有一定关系。蛤蚧每年蜕皮1~2次,与生长有直接关系,蜕皮一次通常需要5~6天,体弱者脱皮时间长些,幼蛤蚧蜕皮较快。脱皮的顺序是,从头、肢、背部先蜕,然后躯干、尾,脚趾脱完时间较长。与蛇类脱皮不同的是,非整张脱出,而是成块状脱落。
温度对蛤蚧的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与蛤蚧的生长发育、活动状态、生存、数量和分布关系密切。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下降到8℃以下时蛤蚧呈麻木或冬眠状态,当室温回升到18℃左右时,麻木或冬眠状态立即解除,即便是隆冬季节亦恢复活动。不同季节的活动强度具有显著差别,以5、6、7月为最强,8、9、10月次之,1、2、3、11、12月。值得注意的是,蛤蚧虽属喜温动物,但不耐高温。对低温特别敏感,不能生长在冬天有冰雪的地方。据观察,蛤蚧耐低温的能力与个体大小,体质强弱、肥瘦有关。肥壮者能忍受5℃左右的温度;瘦弱的只能耐受8℃左右的温度;小蛤蚧遇13℃的温度即冻死。
(2)捕 捉
蛤蚧是野生爬行动物,因此捕捉蛤蚧首先要了解蛤蚧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凡是能听到蛤蚧叫声的石山,说明有蛤蚧,南方凡是有峭壁洞缝的石山可能栖有蛤蚧,炎热暑天或久旱之年,蛤蚧多住山腰,天凉时多住深洞,天暖时多住浅洞,刮风天多住山背。经常有蛤蚧活动的石缝,缝口无蜘蛛网,洞口有新鲜的呈长椭圆形的黑色或褐绿色,褐黄色粪便。如果粪便陈;日变硬,则蛤蚧可能迁居他处。初步确认洞内有蛤蚧时,可探洞察看,然后准备捕捉。捕捉方法产区有下列几种。
1)昆虫诱钩法:在观察洞内有无蛤蚧时,要注意里面有无毒蛇栖息,蛤蚧尾部有6~7个白色环,细看易辨认。此外,蛤蚧眼发亮,如果洞内什么也看不见,可用草茎伸人洞内拨动以诱其出来。蛤蚧常将草茎误为昆虫,从深处爬出。此时用一根1m长的粗铁丝一端磨尖,弯成钩状,钩尖挂蝗虫1只,慢慢伸入洞里,蛤蚧见食,就会一跃而起张口咬住,未等吞食的片刻将铁丝扭转90度,使钩尖钩住蛤蚧的下颚,为避免钩伤蛤蚧上颚,不能直接将蛤蚧拖出,须另外用一根1m长的粗铁丝,一端弯成直角,但不磨尖钩入蛤蚧眼眶,然后把两根铁丝一起拖出洞口。
2)铁丝钩捕法:用1m长的粗铁丝,一端弯成2cm的直角钩,利用蛤蚧对异物有张口反击和咬之不放的习性,在蛤蚧头前晃动,待蛤蚧张口还击时,将钩伸入蛤蚧口内钩住下颚将其拉出。有时蛤蚧不张口回击,反而往洞的深处躲去,此时可用细竹竿深入洞内将蛤蚧去路挡住,然后用铁丝钩钩住慢慢拖出。
3)木棒扎发诱捕法:用木棒,竹竿或铁丝一根,顶端捆扎头发或马尾,使之紧缠成团,伸人洞内诱咬,一旦蛤蚧张口咬住,头发便会卡住牙齿拉得越紧,蛤蚧就咬得越紧,这时便可将蛤蚧拖出洞外捕捉。不过千万不得松手,否则蛤蚧就会松口,如果那样就休想再捉到它。
4)烟熏捕捉法:当蛤蚧窜入洞缝深处,既不能用饵诱,又不能用钩钩时,可用烟攻。把干草一小束,塞进洞口,外端点火,吹烟入洞,蛤蚧难受,便会出洞,这时常会去咬干草,当所到咬干草之声,立即把干草猛地抽出,蛤蚧也被拉出。但烟熏会伤及大小蛤蚧和卵,又易引起火灾,所以不是好方法。相比之下还是采用诱捕法或灯照法捕捉为好。
5)灯照捕捉法:入夜后,蛤蚧出洞,有的鸣叫,有的四出觅食。此时持手电筒,使用矿灯,携一根6m长的竹竿,顶端系一铁丝钩,钧上挂一只蝗虫,入山捕捉。如见到数米高的峭壁上有蛤蚧,可将竹竿伸去引诱蛤蚧上钩,如不咬还可用竹竿将蛤蚧快速击落地上然后捕捉。用此法还可将较高岩洞中的蛤蚧引诱出洞。如果在低处,蛤蚧会被灯光照得停步不前,此时可迅速用手捕捉。在灯光照射下,蛤蚧也有爬回洞中的,此时稍等片刻,它们仍会爬出洞外,夜间入山捕捉蛤蚧,不能只顾头上,也应谨防脚下的毒蛇。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蛤蚧养殖(人工养殖蛤蚧)》
《正版图书——蛤蚧养殖与加工利用》
内容包括:蛤蚧的生物学特性、蛤蚧繁殖特性、蛤蚧养殖场地、蛤蚧的饵料、蛤蚧的饲养管理、蛤蚧病害防治、蛤蚧加工利用、蛤蚧鉴别,共八个部分。全书概括了我国近20年来人工养殖蛤蚧的经验,技术可靠,科学实用。适于蛤蚧养殖专业户、蛤蚧养殖爱好者和基层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蛤蚧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及形态特征
(一)分类
(二)形态特征
二、蛤蚧的习性
(一)栖息环境
(二)活动规律
三、蛤蚧的食性
(一)肉食性
(二)采食量
(三)捕食季节
(四)采食时间
(五)耐饥饿能力
第二章 蛤蚧的种源与繁殖特性
一、种源
(一)蛤蚧的原产地
(二)蛤蚧引种注意事项
(三)蛤蚧的选择
二、蛤蚧繁殖特性
(一)性成熟
(二)交配
(三)产卵
(四)孵化
第三章 蛤蚧养殖场地选择、养殖方式与设施
一、场地选择
二、养殖方式与设施
(一)室养
(二)笼(箱)养
(三)假山圈养
(四)放养
第四章 蛤蚧的饵料和解决途径
一、蛤蚧饵料的种类
(一)天然活体昆虫
(二)人工养殖昆虫
(三)人工配制饵料
二、高效诱虫灯(频振灯)
(一)频振灯在蔬菜地的安放
(二)频振灯在水稻田的安放
(三)频振灯在果园(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安放
(四)频振灯在房屋上的安装
三、黄粉虫人工养殖.
(一)养殖场地及设备
(二)饲喂方法
(三)分群和繁殖
(四)养殖效益
四、地鳖虫人工养殖
(一)生活习性
(二)繁殖特性
(三)养殖场地
(四)饲养土的制备
(五)引种
(六)饲养管理要点
五、蛤蚧饵料的人工配制
第五章 蛤蚧的饲养管理
一、蛤蚧对饲养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与采食的关系
(二)采食与光照的关系
(三)投喂时间和投喂量
(四)饮水
二、幼蛤蚧饲养管理
(一)初生幼蛤蚧特点
(二)幼蛤蚧的饵料
(三)幼蛤蚧需有保温措施
三、种用蛤蚧饲养管理
(一)种蛤蚧选择
(二)喂料
(三)产卵期管理
四、蛤蚧卵的管理和孵化
五、提高孵化率的措施
六、四季管理要点
(一)冬季
(二)春季
(三)夏季
(四)秋季
第六章 蛤蚧病害防治
一、蛤蚧养殖场所的防疫措施
(一)切实做好房舍环境卫生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
(三)防止农药中毒
(四)经常查看觅食和活动情况
二、蛤蚧的天敌
(一)蛇害
(二)鼠害
(三)蚁害
(四)不要把宠物猫狗带入室
三、蛤蚧常见病防治
(一)蛤蚧口腔炎
(二)蛤蚧消化不良
(三)软骨病和夜盲症
(四)农药中毒
(五)中暑
(六)蛤蚧脚趾脓肿
第七章 蛤蚧加工利用
一、捕捉、加工与贮藏
(一)捕捉
(二)加工技术
(三)贮藏
二、品质评价与商品规格
(一)品质评价
(二)商品规格等级
三、炮制技术
(一)古代炮制技术
(二)现代炮制技术
四、药用综述
(一)药用部位
(二)化学成分
(三)药理作用
(四)性味
(五)功能主治
(六)应用与配伍
(七)用法与用量
(八)注意事项
五、保健品的功效与应用
(一)补肾延年酒
(二)温肾助阳酒
(三)双士再生精
(四)人参蛤蚧精
(五)蛤蚧大补丸
(六)人参蛤蚧粉
(七)蛤蚧定喘丸
(八)蛤蚧酒(一)
(九)蛤蚧党参膏
(十)蛤蚧精
(十一)蛤蚧丸
(十二)蛤蚧救喘丹
(十三)蛤香散
(十四)猪蛤丸
(十五)蛤螵散
(十六)蛤蚧桃仁汤
(十七)蛤蚧汤
(十八)蛤蚧酒(二)
(十九)阳尾丸
(二十)参蛤散
(二十一)蛤贼散
(二十二)青蛤散
(二十三)复方蛤蚧散
(二十四)蛤蚧石膏散
第八章 蛤蚧的鉴别
一、蛤蚧商品鉴别
(一)活蛤蚧
(二)干制蛤蚧
(三)经验鉴别
二、外形近似的动物
(一)壁虎科动物
(二)鬣蜥科动物
(三)蝾螈科动物
(四)石龙子科动物
参考文献
……
《蛤蚧人工养殖技术》+《蛤蚧养殖技术》(书籍)=12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
以上技术技术光盘包特快专递邮费!款到发货!3-7天到货!
订购方式:
交通银行 6222 6006 2002 0134 816
中国邮政银行 6221 5049 1000 0383 064
中国工商银行 6222 0217 0203 5771 088
中国农业银行 6228 4807 1210 5981 112
农村信用社 6229 9110 0705 3601 21
收款人:张雪阳
手机: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