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袁大头三年铜币试铸币

  • 发布时间:2018-07-06 11:11:41,加入时间:2018年04月19日(距今256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大道280号
  • 公司:深圳立信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罗皓,手机:18148571135 微信:a1012206841a

中华民国所铸袁世凯像背嘉禾壹圆银币,俗称“袁大头”,在正式开铸银币前,同样有用铜冲压试机这一过程,其试机结果称为试机样币。“初始试铸币”—是指任何一款机制币,一切铸币工作已臻妥善,奉批开始铸币“后”所产出。“初始试铸币”产出后,经过检视,发现缺点,微调、改正、修图,再重新铸造,达可呈上御览核批的阶段,该批币就称为“试铸样币”。之后,还有报审“呈报样币”阶段,就是逐一向上报审批通过,之后批量生产流通的银币。而铜试机样币,非正铸品,多在冲压出来后销毁之,但是小有一些遗存下来,然其却是收藏的珍贵品种。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试铸过袁世凯全侧像铜样币,为非常珍贵的试铸品。有签字版与没签字版两种。我家此枚中华民国三年嘉禾壹圆铜板样品,直径3.9cm,重21g,因稍有吸磁,我推测铜质含小许镍,该币面清秀硬朗,包浆流光如油渗,铭文字体雕刻清晰,正面图案是袁世凯的侧面像,在头像的上方是纪年“中华民国三年”,背面的图案是中间汉字“壹元”周围环嘉禾纹饰,粗大齿与无小内齿等三年的特征均符合。此枚铜质样币有明显的带痣特征,也可能是世上仅存的一枚如此漂亮的铜质试铸样板币!许多藏友甚至个别专家仅凭第一眼就说表面有砂孔现象,其实根本不然,因为该币来源为去年从水下泥土中获取,因不懂,用海棉擦了表面黑色,结果里面非常漂亮。长年在水下,免不了有少许腐蚀迹象,这是放大高倍相机拍摄出的效果。正常一看,非常漂亮无比(附图),有些专家说铭文图案虽然立体感强,民三特征也符,但重量与尺寸不对,既然民三的特征都具备,那么如果造假者有这本事,不会不考虑尺寸与重量及颜色与流通银币相同,这样的银币才能以假乱真呀。为何还造假个如此不一样的“袁大头银元”呢,还化本钱用铜质充小量镍进行制作呢?如要镀银,不可能充进镍材料呀,引起吸磁,而且镀银的铜币远没有这枚立体感。造假者没必要这么做。 查阅资料,对于在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试铸币”并没有明文规定其重量应该为何-而“初始试铸币”产出后,要检视的项目不外有:打印是否清晰、磅数是否足够,有无脱笔画或脱图现象有无重复打印的现象正、反二面文字及图案是否相互对正在中轴在线,也就是俗称的有无「逆背」情形正、反面翻币是否为一般惯用的左、右翻币方式如有防伪设计,是否到位..等。(注:这些需改进钱币的缺失,不也正是我们现今日收藏机制币所追寻的目标吗-更具收藏价值)有些朋友肯定在收藏机制币过程中,会收集到该些「初始试铸币」,手掂重量不足,嘴吹声音不清脆、打印不甚清晰、定位线特多..等缺失,偶而还会生锈,如不明了其原委,再加旁人的外行话指点,肯定就当成「**」,弃置一旁,束诸高阁,那就十分可惜了。殊不知该些「初始试铸币」亦更加的珍稀。、如是在「初始试铸币」阶段,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检视其机制币的文字配置、书体、纵横定位线段、小凹洞及小圆实点定位标记、内齿、英文字母字码特征、暗记、「烙印标记」..等,不是专注于「手掂、口吹」即判生死。 曾在一篇铜元制作的文章中看到: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不过根据各种铜质合金成分的不同仍能分出多种。比较多见的是红铜与黄铜。所谓乌铜、橙色铜,实际上只是根据铜质颜色深浅而定,还应算作红铜的——种,各式铜元中以红铜元为最多。有的省则是红铜与黄铜并铸。其中大清铜币宁字二十文、苏字二十文、奉天光绪元宝铜元等红铜少而黄铜多;又像江南戊字一文,民国3年、4年广东二仙及吉林、江西、湖北等省的光绪铜元红铜元多见,黄铜元反少。尚有一种色泽润白如银的品种,为白铜质,几乎所有的白铜铜元皆为样币。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铜镍之间彼此可无限固溶,从而形成连续固溶体,即不论彼此的比例多少,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镍含量比例不超过70%,肉眼都会看到铜的黄色。 

曾在网上有网友评论说,民国三年壹圆有铜质的,是民国时期的样币和试铸币,存世量极少 ,铜质的比银质要轻,经过多年的磨损不会超过20克,直径在3.7到3.9之间。既然是收藏,当然物以稀为贵。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