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对于青花瓷器的研究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应用研究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通用方法。本文对于明代青花瓷器型的分类主要按照瓷器研究界通行的时间划分方式划分,研究每个分期的特殊器型以及常用器型的变化,重点分析明青花瓷器型的特点和变化产生的原因。对于明代青花瓷器纹饰的分类主要按照纹饰类型来分,对于神兽、花卉、人物、动物、山水云纹、宗教纹饰以及辅助纹饰都有涉及青花五彩瓷器如洲可谈》记述当时陶瓷出口盛况:“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青花瓷是重要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种类之一,而明代是青花瓷器发展史上的一段鼎盛时期,这个时期青花瓷的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明代青花瓷是融合了多种文化和风格的产品,适应性广,观赏性佳。明代青花瓷和元代、清代的青花瓷都有所不同,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各朝的青花瓷又各有特点,质量水平也不尽相同。
市场近几年青花五彩瓷器拍卖成交记录:
明永乐青花四折枝菱口盘----成交价:HKD215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7月15日
元青花战将人物纹罐----成交价:HKD430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28日
清乾隆黄地青花缠枝花卉梅----成交价:RMB230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0月25日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图花云----成交价:HKD3986.00万----成交日期:2009年10月8日
康熙款青花万寿无疆尊----成交价:HKD9261.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17日
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成交价:HKD26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成交价:HKD95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7月5日
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成交价:HKD2750.00万----成交日期:2015年7月12日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成交价:HKD5612.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0月8日
清青花折枝六方瓶----成交价:HKD3850.00万----成交日期:2009年8月22日
明宣德青花夔龙罐----成交价:HKD3553.75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3日
元青花八棱缠枝牡丹海马大----成交价:NTD236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4月15日
明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成交价:HKD4828.00万----成交日期:2014年4月8日
青花五彩瓷器拍卖哪里市场好
明代万历五彩瓷器图片,从工艺角度看,康熙瓷器成型方法日臻完善,技术逐步成熟。无论大件小器都制作精细、旋削认真,修坯一丝不苟。即使是大型的器物,接胎痕迹也基本消失了,对底部处理更是严格、规整。
明代五彩瓷经过了数朝的发展,到了嘉靖一朝已相当成熟。此时的釉上五彩瓷器,以色彩斑斓而著称。官窑和民窑都有大量生产,无论其质量和烧造数量都蔚然可观。开创了五彩瓷制作的新局面。此时期在用彩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如官窑瓷器在色彩上较前朝更加丰富,多用红、绿、黄、赭、紫、孔雀蓝等色彩绘。红彩为“枣皮红”;绿色为孔雀绿,分为大绿、淡绿;紫色为艳丽赭紫;黄彩似蜜蜡。此时“黄上红”工艺运用得较为普遍。大面积使用红彩形成了嘉靖五彩极为绚丽浓重的特征。嘉靖五彩造型多为大器,如大罐、大缸、大盘、花盆等。常见纹饰有云龙、云凤、花鸟、八仙、八吉祥等。
征集部负责人:邹总
拍卖地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国内大型展览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4351号荔原广场B座806
雍正五彩瓷器图片,中国制瓷业经过漫长发展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历史顶点,无论是斗彩、五彩、素三彩,还是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质量和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当时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藏家对清三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即便是民窑精品,市场价格也达到相当高位,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三代瓷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查询近些年的拍卖成交记录,早在2001年,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便在拍卖市场上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等到2005年,该烛台二度出现在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春拍中时,最终以2035万元的高价成交,短短今年间,翻升超2倍。同样是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场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出1.6亿元的天价,其高仿品市场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随后,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以2306万元成交。在2010年,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心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去年,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又以1.1亿元成交。今年春拍,香港市场更是锐不可当,打破常规同台演绎激烈的第五次"素、彩之争"。但纵观该类市场高价位拍品的频繁更替,稍有瓷器相关知识的业内人士均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从最早的元代青花到清雍正粉彩,再从清乾隆洋彩到明宣德青花,然后从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到宋代汝窑,最后从明成化斗彩到宋代定窑,哪一次不是各朝代各时期代表性的瓷器之间的较量,就连上述中因流拍而导致国内频繁"素、彩"之争的"古月轩"也是清乾隆珐琅彩中出自内府的上品。而今年春拍,当诸多社会人士在为仅仅数寸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竟能拍得2.81亿港元的"天价"心生疑惑时,又可曾想过中国素、彩瓷器的分水岭便在于此:青花加彩在成化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不仅宣告了中国彩瓷问世,也使得成化瓷器中著名的鸡纹酒杯成为历代藏瓷名家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