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代
唐高祖武德四年始铸,自中唐以后,逐渐采用翻砂发铸造钱币。
背月金币
上的月牙纹,相传这月牙是武媚娘在观赏的时候不小心在蜡样上刮上了一个指甲印,而唐太宗李世民便将计就计,铸造了这种带有月牙形的,并称之为“仰月钱”。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月牙代表“新生”、“初始”之意,象征着唐朝开天辟地、造福百姓这一伟大的公德。
五代十国 背上月孕星折十大钱
此钱为五代十国时期王番知据闽所铸。据史料载:王番知,光州固始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唐昭宗任命王潮为福州节度使,王潮死后,王番知代兄继位,尽有福建之地。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后梁太祖封为闽王。是时,北方战乱不止,福建偏安一隅。王番知据闽期间,抱定“保境安民”之国策,对外停息战争,奉后梁为正朔,称臣纳贡,拒绝称帝。对内注重改革唐末遗留之苛政弊端,倡导官廉刑明,节俭自处,并广纳贤士,兴办学校。同时采取劝农耕桑,轻徭薄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等措施。又利用福建濒海之优势,开辟港口,招徕海内外商贾,并免除繁重的商税,“尽去聚苛,从其交易”,使商旅间相继往来,商业亦随之兴盛。为了更好的开展商贸活动,王番知又于后梁”龙德二年(922年),铸大铁钱以‘’为文,仍以五百文为贯”。其钱背文多有星、月纹及“闽”字,以一当二或当前期所铸铅开元二十枚。是品“”铜质大钱,系王番知未铸大铁钱之前物。其形制浑朴,钱文书体介于真隶之间,拙中见巧,又以“开”字关门为闽铸特征。其背穿上有月孕星纹,为谱外之版。闽铸铜质大开元因其存世盖寡,历来为泉家所重,是古钱币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