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古董私下交易。(精品可免费上拍)
著名专家权威鉴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如您有藏品需要出售或鉴定,可致电、梁经理)。本人从事艺术品行业数年身边有国内外优质客户大量求购古董精品,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绅办造币厂,仿广东铸小银元。同年10月这家造币厂奉令停办,总督边宝泉收回铸币权,随即下令试铸七钱二分大银元。该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铸"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1654年~166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筹集军饷,在福建漳州招聘银匠,打制了一批"漳州军饷"。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福建由官绅建立造币厂,试铸银元。后由总督边宝泉收回铸币权,由官局经营铸币事项,所铸银币正面镌有"福建官局造"五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户部允准设立福建造币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福州制造局与马尾兵工厂合并,铸造了一批银币。1911年,福建造币厂铸出中有"闽"字的银辅币。尔后,陈炯明、张毅在漳州铸了二角和一角的银辅币。1927年(民国十六年)北伐革命军进入福建后,先后铸造了几种纪念币及银辅币。
藏品的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这是晚清时期唯一一所由海关附设的铜元局铸造的铜元,存世数量极度稀少,为中国机制币中的珍品。目前光绪元宝中就属奉天、北洋、东三、黑龙江、广东几个省的光绪元宝是其中的精品。在现在市面上光绪元宝的真品,可谓是一币难求,所以真品的光绪元宝一直以来都是广大钱币收藏者的不二选择。还有一部分原因的话就是光绪元宝真品存世量较少,现在的市面上流通的仿制品太多而导致了一个交易人群的比列失衡,这就是所谓的卖家多买家少现象,这也使得有一份部分拥有真品的藏友找不到能真正出手好渠道。现如今光绪元宝的市场造成下跌,这都是人们的贪念所致胡乱的仿制和造假,但无论是怎样的精致仿制品都是无法真正体现出光绪元宝自身的一个悠久历史和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毕竟光绪元宝是由我们中华名族的先辈之手从古流传自今的。
市场近几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拍卖成交记录: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成交价:RMB2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曲须龙----成交价:RMB5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成交价:HKD63.8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21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成交价:RMB2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喀什道大清银币----成交价:RMB8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20日
大清银币丁未壹圆----成交价:HKD312.00万----成交日期:2018年2月6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反龙”----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21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反龙版----成交价:HKD35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5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成交价:HKD11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23日
大清银币一组----成交价:HKD292.6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23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成交价:HKD8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反龙”----成交价:RMB62.10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中心“吉”字大清银币一两----成交价:HKD108.9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19日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鉴定出手收费吗
福建官局造十文多少钱,福建省造光绪元宝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绅办造币厂,仿广东铸小银万。同年10月这家造币厂奉令停办,总督边宝泉收回铸币权,随即下令试铸七钱二分大银万。该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万宝”字样,上铸“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福建省银元局铸行。该版式银币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气磅礴,背面龙纹打造深峻清晰,包浆自然,铸造精湛。存世数量极度稀少,为中国机制币中的珍品。
福建近代机制币始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闽浙总督批准乡绅孙葆瑨以商人孙利用的名义,用民间集资开设商办银圆局,曾制造福建省造光绪元宝背蛟龙的二角、一角与半角银币,俗称“福角”。由于清廷对于福建商办银圆局有意见,孙葆瑨于光绪二十六年将私营的银圆局移归官办,并在旧局基础上仿照湖北办法设立福建官钱(银)局,该厂所制作的小银角俗称“官角”,在此期间也曾试制“福建官局造七钱二分”银币,存世极稀。据美国钱币学者史博禄的研究,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海关报告中,记载“福建一圆及半圆模具已备妥,拟于次年使用”,按照此记载,推测当局对“制造银圆事宜多未领会”,误以为先前官督绅办期间的机器设备能制作各式银币,不清楚该厂当时并无大型压印机,该厂此时已委托他处雕刻币模。由此币的数字“2”观察,笔法与广东省造七钱二分银币相当近似,判断出处,应是以曾有往来的广东造币厂代刻的可能性,制成的时间为1899年左右。福建铜元南局的创举广东始造铜元后,福建也积极立局从事这一“生财事业”,是继广东之后紧接制造铜元省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闰八月,闽浙总督许应骙收奏准在福州开办“福建铜币局”,先后建立3所厂局,即南局、西局与东局。南局由福建官钱局来兼造铜元,沿用福建厂所造银圆的样式,制造了每枚当钱五文、十文、二十文的系列坐龙铜元,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新式铜元与传统制钱兑换关系的先河,也是中国第一次制造母王相权的铜元套币,由于民众乐用,尔后各省竞相仿制以制钱为换算基础的铜元。福建南局开制最早,版别较多,以面版的“低脚宝”与背版的“倒T形鼻龙”为该局铜元的典型特征。该厂较有名的铜元首推英文复数,此版尚可再细分为长云与短云等小版,应是模具耗损所致。
福建管局造每枚当十文,清朝末期,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导致了货币的贬值和新型钱币的出现。其中铜币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当时是以当十铜元为主,当然也有其他面值的,且铸造的铜元面值也是越来越大。当时全国各地都纷纷设立造币厂,发行银币和铜币。福建省也不例外,在清朝光绪26年,也开始铸造发行铜币,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1900年广东省率先开铸铜元,福建省立即跟进。同年闰八月二十一日(时距广东开铸铜元不到两个月)闽浙总督许应骙就奏请福建开铸铜元,十月获清廷批准。同年,在福州成立福建铜币局,负责铸造铜元。福建在清朝铸造钱币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它先后设立了三个钱局,最早的钱局是南局,该钱局主要铸造发行当十铜元,偶尔也会铸造当五文和当二十文铜元。其中当十铜元的材质是紫铜的,铸造工艺精湛。第二个钱局是西局,该钱局是于光绪31年开始铸造发行铜元,这个钱局有一个特点,只铸造发行当十铜元。第三个钱局是闽海关铜币局,俗称东局,该造币厂是在光绪31年设立的,但是该钱局由于经营不善,所以铸造铜元的时间不长,就停止铸造了。因此,光绪元宝“福建官局造”钱币现存稀少!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枚福建官局光绪元宝,这枚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当十龙纹铜币,直径2.7cm。钱币正面直读为“光绪元宝”,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福建官局造”。下缘纪值文字为“每枚当钱十文”;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下均有英文。质地浑厚有实感,收藏价值附带着特殊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