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价值高不高

  • 发布时间:2018-07-09 11:15:21,加入时间:2018年04月21日(距今2248天)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楼
  • 公司: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邹经理,手机:18586908524 QQ:389927560

现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有收藏书画的爱好者,然而也就是随着书画收藏人的增加,收藏市场出现的仿品也开始逐渐增多。而为了保障收藏者的收藏价值,作为一个专业的收藏者,鉴别书画真假的方法必须要知道,以避免收藏到防品。

纸绢鉴别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

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

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

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印。

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

比对印文时要注重细节,仿刻的印章,对于刀痕和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很难模仿得一模一样。我们看这两方“戊戌入世”印章,图一是真印章,图二是仿刻的印章,二者相比,明显可以发现几处不同:图二的“戊”字也许是有意弄糊,无从比较;“戌”、“入”笔画少而短,不好区别;边栏的处理也与真印章有许多差异。这些不同,既不是钤印时用力轻重不同造成的,也不是印面不洁积垢粘连造成的。轻重不同,会造成所有印文粗细的改变,不会忽粗忽细;积垢会使白文印的局部笔画变细,朱文印的局部笔画变粗,但不会改变笔画的曲直形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