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至今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宋辽金西夏元后,明代开始银钱铸量大幅减少,直至清代延续这可以从明清两代,所遗存的银钱数量较为稀少,品种不全的实际情况表现出来。这一情况,可能与明清两代,银锭成为大额主流通货币直接有关,因为铸银锭需要大量的银材。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是说明清两代就完全不铸银钱。毕竟,铸一定量的银钱是中国货币铸造长期以来的历史传统。也就是说,银钱在清末西式银币出现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前,尽管银钱从来没有成为过古代中国货币的主币,但是其始终伴随着铜主币,适量铸造,其或为样币,或为某些特殊而高端的用途。所以,明清银钱无论其相同的铜钱珍稀度如何,只要是银钱,皆属珍贵品种较为难得。
洪武通宝背桂单点通小平钱,钱大肉薄,直径在24.5毫米至25毫米之间,25毫米相对较多见,重量在2.7克3.4克不等,足重钱少见。背桂单点通小平钱文字宽大趋扁,笔画浪漫,结构松散,笔法不拘一格,随心所欲,形成多种文字不同的版别。至今笔者发现7种钱文明显版别。根据这种小平钱文字多变的特点,笔者认为,这种钱币可能还有多种版别存世。近年间,笔者发现一种非常稀见的洪武通宝背桂双点通小平钱,是钱直径24.8毫米,廓8毫米,重3克。这枚钱币轮廓周正,钱文深峻,字形宽大趋扁,笔画丰腴,粗细均匀。横竖笔画不见顿挫,撇、捺、钩笔不见锋芒,好像是篆笔书写钱文。隶书气息浓厚。笔法浪漫不拘风格,通字双点第一点侧写、第二点趋平,钱肉不平整,文字周边较深,其他空白地凸起,背文桂字较扁。
市场近几年洪武通宝拍卖成交记录:
大中通宝、洪武通宝一组----估价52.80到105.60万-----拍卖日期:2017年6月29日
洪武通宝(广三)钱币----估价110.00到220.00万-----拍卖日期:2014年11月15日
洪武通宝/湖北省造光绪元----估价81.00到81.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月25日
明代洪武通宝背五钱(一件----估价80.00到8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明代洪武通宝背五钱(一件----估价80.00到8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明代洪武通宝----估价220.00到22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1月9日
洪武通宝(一枚)----估价60.00到6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明代洪武通宝牧牛花钱----估价288.00到288.00万-----拍卖日期:2017年10月31日
明代洪武通宝----估价220.00到22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1月9日
明代洪武通宝牧牛花钱----估价288.00到288.00万-----拍卖日期:2017年10月31日
有直接私下交易洪武通宝的公司吗
洪武通宝值多少钱,一种是穿上一个“桂”字,另一种除穿上的桂字外,穿下有一“一”字。这“一”字也是纪值。钱背穿右各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和一两等纪重文字。规定百分之百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枚,折二钱八十枚,折三钱五十四枚,折五钱三十二枚,当十钱十六枚。当时一斤为十六两,钱如其重。当十大钱则除穿右记重一两外,穿上加铸“十”字以记值。四类洪武通宝钱中,仅背记重钱为大中通宝钱所无,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恢复五等钱制,“诏更定钱样”所铸新钱(图应当肯定,朱元璋推行洪武通宝纪重钱,从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结束了元末以来的混乱状态,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它各省再次停铸。到八年因宝钞流通受阻,为坚决实行纸币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铜钱。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历时长达四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间在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在流用交易中通常大额用银,小额使钱白银与铜钱组成了明代的货币主体。而在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钞滥贬值严重而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洪武通宝铜钱总量遗存较多,但在各式类别中存量不一故其遗存有普有珍。
古钱币洪武通宝,小平钱至当五四等钱的记局名大多铸于穿上,仅背福、豫者字在穿下,背广者字在穿右。照史书的记载,福建到永乐年间才铸钱,湖广到弘治年间才铸钱,可是洪武钱中,却有“福”字和“鄂”字。这是有待研究澄清的问题。在这些背文中,“京”“济”“鄂”等字都少见。记值文字一、二、三、五、十皆铸于穿上。存世所见者有背上三、五、十等三种。背记局名当十钱皆加铸“十”字以记值。背桂、广、福之折二、当三、当五三等钱,亦加铸二、三、五记值文字。广西所铸的小平钱有两种背文。
明代钱文不称元宝,因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讳,所以自大中钱到永历钱,不论大小,都称通宝。由于铸局不同,所铸五等钱径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铸,亦有差别。各等钱铸额大小与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远。如:洪武通宝背京小平与折二;背桂三、桂五;背广三、广五记局名钱与背穿上三记值钱,皆极罕见。此外,背京当三、当五;背鄂五等钱;背济小平、折二、当三、当十;背桂二、桂十;背二福、三福;背大字五福;背广、广二、广十;背北平折二、当三、当五、当十;背豫折二等记局名钱和素背当三钱、背穿上五记值钱等品,亦属罕见或较罕见之品。
本品锈相生中见熟,出土稍有时日,浑身粉绿锈色浓郁,深浅相间,层叠有皮,纯真无邪,分布亦是十分自然。续察其锈质,锈垢皮壳十分老道,锈质更显坚硬不糟。失锈之处,可感熟老包浆熟润老道,毫无疑问,此等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耄耋而开门,毫不虚妄矣。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洪武通宝背十福”钱,三相一材,虽有锈而品相亦是较佳,当属好钱一品,然时至今日,此式钱已经较为难得一见了,其估值从上拍品的情况来看,亦是提升较高。因此,作为洪武福局系列钱之一,及具有收藏价值和市场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