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机制币》一书收入的清代中央政府和各省铸造清代机制银币430种,行家指出远不止此数,可见其丰富、复杂之一斑。清代银币是钱币拍卖的主要板块,以今年上海诚轩春拍为例:机制币专场上拍1613件标的,清代机制银币占559件,超过三成,高价成交的银币多集中于这一板块。俗称广东龙洋“七二版”的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拍至126.5万元,让行家大跌眼镜。此币NGC评MS66分,是迄今内地钱品的分。
价格飙升最快的也是清代银币,广东龙洋、湖北龙洋、造币总厂币、江南币、户部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三、川龙等主币系列精品,2005年以来是一场一个价。这些系列银币各自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是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它们的拍卖成交价格,反映了收藏市场的行情走向。
经过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拍卖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
市场近几年光绪元宝大尾龙银币拍卖成交记录:
大清银币丁未壹圆样币----成交价:RMB3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成交价:HKD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大清银币----成交价:HKD11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1910年宣统年造大清银----成交价:HKD55.00万----成交日期:2017年7月5日
大清银币曲须龙----成交价:HKD69.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31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成交价:RMB50.6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17日
大清银币龙纹钱----成交价:HKD79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二角----成交价:RMB13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签字版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成交价:HKD368.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成交价:HKD3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9日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成交价:RMB13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18日
大清银币光绪三十年湖北省----成交价:RMB1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壹----成交价:HKD102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7日
上海哪家公司可以收购光绪元宝大尾龙银币
大清银币大尾龙,近年来随着集币热的升温,价格长期稳定的近代银币,其价格也在悄悄地向上攀升。从2003年到2004年的钱币拍卖中看,清代银币中的珍品币攀升幅度较大,如:华辰2004春拍中,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短须龙”壹圆样币,以118.8万元成交,成为2004年钱币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这枚大清银币“短须龙”壹圆样币,为1911年天津造币厂试铸,宣统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银币有多种版别之分,如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其中数额最少的就是短须龙,在数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公开拍卖会中都未曾出现,因此被藏界列为收藏魅力的稀世之珍品。
“大清银币”引发大众货币投资热情,据苏州钱币收藏家协会的理事季宗勃介绍,“大清银币”价值之所以较高,是因为存世量少。有近15年货币收藏经验的资深收藏爱好者顾先生表示,大清银币在钱币收藏界早就以较高的身价和稳定的上升趋势为人所熟知。在2014年最为轰动的莫过于是一枚品相完好的“大清铜币”拍出200万的天价,卖家一夜致富,学者认为,“大清铜币”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偏门”,如今“大清铜币”收藏市场极度火热,造假技术应运而生,请谨慎为之。
大清银币大尾龙真品图,宣统三年(1910)四月,天津造币总厂试铸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人认为有多种版别,如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短须龙罕见。2004年中国嘉德春拍,私人收藏中仅见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拍出176万元。2004年上海华辰春拍曾以118.8万元拍出一枚短须龙样币,这一币种国内仅上海博物馆藏有。
2010年上海诚轩秋拍以448万元拍出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GIORGI”签字版试铸样币,迄今仍是内地成交价的清代银币。签字者是时任天津造币总厂总雕刻师的意大利人路易奇·乔治(LuigiGiorgi),据说是乔治签字版铸造年份最早的一种中国钱币,存世仅两枚。乔治设计、雕刻过共和纪念银币、共和纪念十文铜币、民国三年袁世凯七分脸、民国三年袁世凯侧面像、民国五年壹分及五厘铜币、洪宪纪元拾圆金币等民国币。
上海诚轩2005年秋拍以46.2万元拍出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户部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币金质样币,也属清代晚期较少见的品种。
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吸收西方铸币的先进技术,在上海筹建造币厂,率先开创机器制币,先进的制币技术,在光绪后期取得了成功。旧式的银币渐渐被近代的银元所取代。长期以来,清代银币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炒作,但价格却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