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坪惊现明代古墓,昨日墓穴全部清空显出内部轮廓,并清理出一墨绿色双耳玉杯。但是由于墓葬中棺椁已经腐朽,挖掘出的尸骨并不完整。这座埋藏地下400年后才与我们邂逅的古墓,由于没有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或许真相将与我们擦肩而过。
与这只杯成对的另一只杯上描绘了6位埃罗斯,有的吹奏着牧笛、有的弹奏着竖琴、有的左肩抗双耳壶右手持松明、有的右手持高脚酒杯在痛饮左手持巴克斯神杖、有的左肩扛一大神器。其他要素中有两侧燃有松明的祭台、微微开启的双门、放有圣石的祭坛。
玉谷纹双耳椭圆杯在线权威评估鉴定
谷纹兽面玉圭图片,随着墓室底层最后的土层被清理,明代古墓的内部结构也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墓室东西两侧的墓墙上各有两个龛。据了解,龛是墓室内用于摆放供品的,深约50厘米左右。经现场发掘专家鉴定,从该墓室的结构来看是个双墓穴,也就是墓内有两个棺椁。不过昨日墓室内全部土方清空后,发掘人员只看到了一个棺椁轮廓,另外还有一个棺材板残骸。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发掘人员表示还不清楚,需进行研究。
这些图像多体现了第2风格以后的画风(秘仪庄园中的秘仪房间装饰中的埃罗斯形象等),在公元1世纪的茶具酒具上被经常使用,是夹杂着宗教信仰的复杂的人物描绘。这样杰出的雕金画作品在克劳迪乌斯到尼禄时代有数件出土,这对银杯就是杰作之一。
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这个题铭玉杯是建馆之初从新泰市汶南镇类王庄征集来的。自从进馆,工作人员和一些文史爱好者就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挖掘出了玉杯感人的传奇经历:明万历五年(1577),常熟人赵用贤因弹劾张居正,被廷杖谪斥,同僚许国赠给他一个镌铭兕觥(犀牛角杯)。后几经辗转,该兕觥为曲阜颜衡斋所藏。赵的五世孙赵王槐得知此事,特制玉杯,请翁方纲题铭,另加一银船换回了这件祖上旧物兕觥。按说,此玉杯本应在曲阜颜家,然而,何时何故又到了新泰市汶南镇类王庄的,现在仍不得而知。历来不够完美的故事才诱人,而玉器恰恰相反,白玉微瑕,都让人觉得遗憾。而这件翁方纲题铭玉杯,却是几近完美,它器型好,玉质好,关键还有翁方纲的题铭好,书法好。我曾多次到新泰市博物馆欣赏此杯,有一次,还亲手摩挲一番,我要再加一条那就是手感好。
说起山东省新泰市博物馆的馆藏品,许多看过的人都会聚焦在翁方纲题铭玉杯上。很多书上都很专业地描述了这个翁方纲题铭玉杯,说它:杯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通长15.1厘米,口长12.1厘米,口宽6厘米,高7厘米,底长9厘米,壁厚0.6厘米。两侧有对称的双耳,造型端庄。白玉,玉质纯净无瑕,玉杯正面镌刻隶书铭文5行,楷书题款5行,文曰:“比于玉犹堂芥杯棬孔怀饱德歌既醉。铭奉衡斋先生雅鉴,常熟赵文毅公五世孙王槐造,北平翁方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