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是活的生物体。生物工程研究专家任南琪教授认为:太岁并非由单一的生物构成,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太岁”,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山海经》则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诗人苏东坡也曾在自己的诗集中描述品尝过“肉灵芝”的美味。
全球的科学家对于菌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细菌在内的真菌在150万~200万种,科学界只对其中5%有研究。现阶段人类对‘太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几十亿年沧海桑田巨大变迁中,许多物种(包括菌种)都湮灭了,绝种了,而太岁却能繁衍至今,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是无与伦比的。它生长于地底20-100米的厌氧环境中,生活于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会腐烂、变质。同时,这种粘菌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活性很强,随意切割都能够再生。
太岁多少钱一斤,渝陕交界地黄安坝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有间房子的玻璃水箱里用山泉水养着一株千年太岁,目前太岁不对游客开放。太岁保养要求室内通风良好,严禁阳光直射,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尽量减少声噪,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太岁,3天换一次水。
此株太岁是黄安坝景区员工刘德兴在黄安坝一山坡上发现的。刘德兴工作之余大爱好就是研究动植物,是地道的生物迷。2014年3月25日下午,他照例在山坡上转悠,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不起眼的杂草堆里一团白色的东西,初看以为是不知名的白色山菌,用手一摸肉乎乎的,全然没有菌类的质感。景区把实物图片传递给相关专家,经初步鉴定刘德兴发现的这株所谓的“白菌”就是太岁,生长期至少千年以上。这株太岁,高45厘米、周长65厘米、重7.5千克,通身银白无杂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给此物估价高达125万元。
太岁快速交易的途径
2017太岁多少钱一斤,民间对“太岁肉灵芝”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而且一些相关的记载很悬乎,比如说,秦始皇曾认定“太岁肉灵芝”为长生不老的灵药,命令徐福率部下千方百计找寻。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北方民间,“太岁肉灵芝”是一种传说中的凶神。俗语中就有“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犯太岁”等说法。因此,每当各地发现有疑似“太岁肉灵芝”的生物后,人们就会异常关注,媒体争相报道炒作。
太岁,俗称肉灵芝,普遍认为是一种大型黏菌复合体。太岁中除了黏菌外还有多种真菌和细菌,其主要成分是胶质填充物。有些太岁中有一定含量的PPQ(吡咯喹啉醌,简称PQQ),被认为有抗衰老作用。但由于目前对太岁的研究还比较少,其药用价值和毒副作用都还有待于继续考证。
太岁,又称肉灵芝,传说是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