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的危害
1、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土壤板结,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导致多种营养元素无法吸收、根系发育不良。
2、土传病害频发:土壤板结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植株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活力下降,进而造成根腐、猝倒、立枯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3、造成植株缺素症:土壤板结、酸化会引起植物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植物缺素症的发生。
土壤板结的原因
连年种植土壤中病原菌不断积累,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直接导致作物烂根、死棵、甚至绝产。
2、传统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问题严重,导致作物根系不发达,植株长势弱,黄化早衰,果实产量和品质降低。
3、连作引起自毒物质积累,作物长势差,容易早衰。
(1)有机肥施用不足或不施用有机肥、不秸秆还田等,使得土壤有机质随着连年种植而急速降低,一方面影响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另一方面影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从而致使土壤板结。
(2)耕作层过浅,由于旋耕机的使用,导致种植土壤耕作层过浅,若加上土壤质地太粘,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造成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3)过量、过频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养分失衡,同时施入的大量肥料只有少部分被作物利用,大量的被土壤固化,形成酸盐沉积,从而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等状况的发生。
1)氮肥过量施用:每多提供一份氮素给微生物,其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碳素来源于有机质)故而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进而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团粒结构而使土壤板结。
2)磷肥过量施用:磷肥会将钙、镁等元素固化,即与之形成磷酸盐,从而破坏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4)大水漫灌:大水漫灌的方式解决作物干旱问题,因气候干燥等因素,使得大部分水分短时间内被蒸发,造成土壤表层板结,也可能造成洪涝的水沉现象,导致土壤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土壤板结。同时,若使用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也会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菜农们一般选用传统的化学药来熏棚,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及线虫。毒性高的农药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对下茬作物造成很大的隐患。毒性低的农药也只能杀死一小部分病原菌,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农药残留,熏棚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具体用法:奥农乐50-100公斤;地力旺生物菌剂,5-10瓶。将奥农乐均匀的撒施于地表,地力旺稀释后喷施,然后深翻(设施的翻25厘米)之后旋耕(15-20厘米)。
奥农乐还可以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地力旺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随水多次冲施。
微生物菌剂的优势:
1、调理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有益微生物会在根系周围产生大量粘多糖与植物分泌的粘液及矿物胶体、有机交替相结合,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增进土壤蓄肥、保水能力,还可以降解农药、化肥残留,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2、抗病抗虫,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会迅速在土壤中定殖,抢占生态位点让线虫及真细菌无法侵染。微生物代谢物有直接杀虫、杀菌的作用,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也可以施用奥农乐和地力旺,阻止真细菌及线虫侵染作物,增强作物免疫力及抗病性。
3、固氮固碳,有益微生物的生命代谢过程可以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碳固定转化为化合态,供植物吸收利用。
4、提高了有机物利用率,把土壤中有机物降解为作物可再利用的矿物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小分子多肽、腐殖质、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充足使作物的光合效率高,创造的养分多),提高作物自营养能力。
5、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生物菌代谢会分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活性物质,刺激、调节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6、能够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有益菌“侵染”植物使其受到胁迫打开次生代谢,产生各种功能性物质和风味物质,增强抗病草害的能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实品相好,个大,口感好。
了解更多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及方法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更新不同的作物方法,点击关注下次找更方便哦
如果有什么想看的文章可以给我评论,我会给你发你想了解的病害方法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