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的透视技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粗犷的纹饰,已达历代青花之冠,并成为后代的楷模。
底款书本朝款识在中期成为定制,凡署"大清康熙年制"者,多数均为中期以后产品。但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书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釉面多为粉白色和浆白色。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康熙年间的青花瓷,清康熙青花山水图笔筒,器呈筒形,以青花绘山水通景,其深山峻石,古刹苍松。日照光影,描绘得淋漓尽致,似为仙山神境。宋代是没有笔筒的。一次笔者在外出差,一位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打长途电话来,兴高采烈地说他收到了一只“南宋官窑笔筒”。还没有等他说完该器“如何如何”,笔者马上就回复说“不用看了,是赝品”,根据就是宋代还没有出现笔筒这种器型。
宋代江西所产的青白釉器里有一种敛口、鼓腹、收足、平底的筒状器物,现在不少藏家认为是宋代的笔筒。其实它应归于日用品一类,正确地说应是食肆里用的竹筷筒。明代中晚期笔筒开始流行,但型无定制,多由粗细不等的筒状器型组成。明末至清初多见一种大口径筒状器,俗称笔海,多为平底,偶见带三足,似炉而非炉。
收藏家会在哪里购买清康熙青花笔筒
清康熙青花大笔筒价格,直至清康熙朝笔筒才正式定型,为上下径大体一至的筒状器,平底。这与康熙帝本人重视汉学,精于文事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大提倡读书至仕是有很大关系的。此后一直到今天笔筒这种器型也无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笔筒通常上下径一致,部分器物口沿处开有小槽;雍正笔筒口径较底径略小,类似梯形,六角型笔筒多见;乾隆朝笔筒造型多样,常见有卷书型的或者各种象生型的。
纵观近几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可见文玩清供中将“笔筒文化”推向高峰的康熙青花笔筒特别引人注目,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华夏文明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作为“笔筒大王”的康熙青花笔筒受到藏家的追捧,则标志着它正逐渐恢复其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笔筒早出现在汉代,盛兴于明代晚期,是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的重要文房用品之一,有“文房第五宝”的称谓。到清康熙时期,由于制瓷业高度发展,使得瓷质笔筒大量出现,其中尤以青花笔筒具时代特色。晚清鉴赏大师“寂园叟”(陈浏年)曾经赞赏它“颇有天趣”,意思是其能在瓷器绘画中达到妙趣天然的效果。
近几年藏品清康熙青花笔筒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康熙青花鹿鹤同春大棒槌瓶
估价100.00到20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3年4月27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福寿缠枝莲大抱月瓶
估价350.00到550.00万---成交价:RMB678.50万---成交日期:2012年6月5日
藏品名称:清道光青花缠枝花卉赏瓶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HKD93.75万---成交日期:2013年10月8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铺首尊
估价160.00到280.00万---成交价:RMB313.50万---成交日期:2007年6月3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青花松竹梅纹杯
估价8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3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六角瓶
估价180.00到250.00万---成交价:HKD213.60万---成交日期:2005年10月23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海水江崖二龙抢珠大缸
估价120.00到180.00万---成交价:RMB172.50万---成交日期:2016年7月17日
藏品名称:清顺治青花花卉纹花觚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3年9月8日
藏品名称:清康熙青花贯套蟠螭纹缸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17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双耳尊
估价15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330.00万---成交日期:2009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