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野生太岁肉鉴定真假方法

  • 发布时间:2018-07-13 22:47:00,加入时间:2018年03月21日(距今2599天)
  • 地址:中国»江苏»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陕西宝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曹经理,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据了解,这株太岁是7年前从陕西潼关一位农户家中发现.当时该农户在自家院里打井,打到7米多深时,发现了这个“怪物”,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人称像是传说中的“太岁”。后经野生灵芝权威专家证实,这确实是有“肉灵芝”之称的太岁。

经多次转手,这株太岁被善觉堂老板周伯良购买珍藏,成为善觉堂镇店之宝。“太岁”,又称肉灵芝,《山海经》和《本草纲目》上均有记载,是一种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生长于地下,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野生太岁肉灵芝交易,太岁,又称肉灵芝,为传说中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经中科院吴阶平、石学敏院士等专家研究发现“肉灵芝”主要成分PQQ用于免疫力调整、癌症等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明显,冠有“生物和氏璧”之美称。

  玻璃水箱里用山泉水养着一株千年太岁。渝陕交界地黄安坝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有间房子的玻璃水箱里用山泉水养着一株千年太岁,目前太岁不对游客开放。太岁保养要求室内通风良好,严禁阳光直射,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尽量减少声噪,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太岁,3天换一次水。

野生太岁肉在线鉴定评估

  野生太岁肉灵芝交易网,玻璃水箱里用山泉水养着一株千年太岁。这株太岁是今年春天发现的,它高45厘米、周长65厘米、重7.5千克,通身银白无杂质。渝陕交界地黄安坝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有间房子的玻璃水箱里用山泉水养着一株千年太岁,目前太岁不对游客开放。

太岁保养要求室内通风良好,严禁阳光直射,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尽量减少声噪,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太岁,3天换一次水。

  此株太岁是黄安坝景区员工刘德兴在黄安坝一山坡上发现的。刘德兴工作之余大爱好就是研究动植物,是地道的生物迷。2014年3月25日下午,他照例在山坡上转悠,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不起眼的杂草堆里一团白色的东西,初看以为是不知名的白色山菌,用手一摸肉乎乎的,全然没有菌类的质感。

  此株太岁是黄安坝景区员工刘德兴在黄安坝一山坡上发现的景区把实物图片传递给相关专家,经初步鉴定刘德兴发现的这株所谓的“白菌”就是太岁,生长期至少千年以上。这株太岁,高45厘米、周长65厘米、重7.5千克,通身银白无杂质。

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是活的生物体。生物工程研究专家任南琪教授认为:太岁并非由单一的生物构成,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