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果皮锈斑是比较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
在一些黄绿色葡萄品种上色时,果皮锈斑是比较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虽不影响食用,但颜值不够,很难让消费者有购买欲望,严重影响咱葡农的收益。那这果锈是什么?为何会产生?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或者补救吗?带着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关于果皮上的锈斑
一般来说,同一类欧亚种,皮薄的较皮厚的易产生果锈。另外对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抗性较差的品种也易产生果锈。常规的果锈症一般会伴随着微裂果现象。而且葡萄果实偏小的,果锈症发生较多。
1、果锈形成的机理与过程
葡萄幼果期角质层较薄,蜡质层尚未形成,保护能力较差。果实快速生长时表皮细胞迅速膨胀,常引起角质层出现龟裂。或因外界不良因素使角质层破坏,表皮细胞失去保护屏障而受伤害,导致细胞栓质化死亡而产生果锈。
在外界不良因子的刺激下,气孔保卫细胞也会死亡而失去对气孔的调节功能,于是在气孔下方产生一堆木栓化细胞,并向上隆起,时常胀裂气孔,形成大而粗糙、颜色变深的皮孔。
皮孔木栓化常与果锈相伴发生,引起果面进一步粗糙,属于生理病害的范畴。
2、阳光玫瑰的果锈是个特例
近年来广泛栽培的阳光玫瑰,其果锈症的表现就与上述情况差别较大。通过查阅一些资料,现整理如下:
(1)通过对阳光玫瑰果锈症发生部位组织学上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其果锈症表皮细胞并不突出,而是有下陷的现象,也没有发生微裂果。
造成果皮锈斑的原因
1、高温、多雨和花期低温是诱发果锈的主要因素,果实发育较慢,给果锈发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各种药、肥、调节剂、助剂等破坏气孔保卫细胞的正常开合,会导致果锈的发生。随意提高农药使用倍数或混用,两次药使用间隔期太短等均会导致果锈严重。
3、修剪不当,留蔓量过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容易产生果锈。
4、氮肥过多,果皮薄,树势较弱,导致抗病力下降,果实易产生果锈。
5、开花前后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穗轴褐枯病、短须螨、茶黄螨、二斑叶螨、烟蓟马等病虫害未防好,病虫发生治愈后,果面会结疤成为点锈或斑锈。
6、此外,遭受气灼或日灼部分虽未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后期也易产生果锈。
7、新梢势弱时,易产生果锈;果实膨大不足时,果锈比较严重,把果粒做大基本没有的果锈。
8、果皮色偏黄时,果锈发生量大,延迟果皮黄化可降低果锈的发生率。
如何减轻果皮锈斑的发生?
1、合理施肥
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用量,减少氮肥用量,使果皮发育正常。增施钙肥(加强补钙有助于改善),提升果皮厚度,促进果实膨大,减少果锈的发生。微生物菌剂奥农乐。奥农乐含有8种菌群+20味中草药+海藻+矿物质。解决多年重茬、蔬菜根腐、果树黄化病有一手。活化土壤、抗重茬、抗根腐、预防根结线虫、提高果实内在品质。
奥农乐做底肥或追肥使用:将本品均匀地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旋耕于地表下5-10厘米或者锄地进行土壤覆盖即可;亦可与化肥、有机肥、农家肥混合,进行穴施、沟施或撒施(需深翻)。
2、科学用药
果期禁止使用易使果面形成果锈的有机硫或乳剂型杀虫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含锌或铜制剂等农药。正确使用农药浓度,一般从农药使用下限浓度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另外喷头距果穗远,避免造成机械伤害。中草药制剂靓果安+沃丰素杀菌加营养,提前杀灭细菌,将病菌扼杀在萌芽中。
3、果实套袋
掌握品种的最适宜套袋时间、方法,选择通透性好的纸袋。如阳光玫瑰可采用绿色、青色或蓝色果袋,对果皮黄化及果锈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另外,在相对照度较低的部位使用有色袋时,因糖度上升有迟缓倾向,可等葡萄风味积累充分后再进行采收。
4、适时采收
一般来说收获期越靠后,果锈发生量越多,当田间已有果锈发生时,及时采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住果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