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的淮阳乡村,大家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团聚氛围中,而淮阳人家店内,店主王建华夫妇正忙碌着分拣淮阳芋,给农产品打包、发货。
“新春佳节,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作为‘淮阳三宝’的淮阳芋、淮阳马蹄、淮阳砂糖桔优质农产品很受顾客欢迎,电脑一打开,订单不断。”说话间,王建华已将打包好的淮阳芋贴上了标签,“鼠标一点,这个浙江的顾客后天就可以吃到糯香的淮阳芋啦!”
自2015年淮阳获得国家第二批、自治区第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来,淮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好电商企业培育、人才孵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点打造工作。据统计,目前淮阳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200多个,行政村与贫困村电商实现全覆盖,打造出了淮阳衣架、淮阳食品、淮阳芋、淮阳马蹄、淮阳砂糖桔、淮阳夏橙、淮阳特色小吃等一批优质电商品牌。随着电商在淮阳行政村100%覆盖,农产品乘势触“网”走四方。
2017年,淮阳、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销售农特产品万元,全县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达4.5亿元,线上撮合、线下成交大宗农副产品、民俗产品交易额达2.3亿元。
同时,淮阳已经引进移联网信知名电商企业新建、改建农村电商服务点。许多电商服务店借鉴农村“赶圩模式”,在收单后于每月6日、16日、26日集中送货下乡,农民不出村即可收到网购商品。
“这种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不仅将传统农产品搬上网,也让农民在家门口购买到了工业品。”淮阳移联网信村村通物流负责人黄微微说。电商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让工农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如今,淮阳650多家民营企业“网上走四方”,全县工业品电商销售额达6.25亿元。在淮阳的企业、农村里,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服务点、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便捷电商服务更适应城乡居民的需求。
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邮寄或收取快递物流件,还能在移联网信线下门店买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今后还将继续推进村村通物流项目建设,拓展全国农村版图,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