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今日藏品-错金青铜斝(jia)精品赏析
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错金青铜斝,敞口,口沿立有二柱,束颈,鼓腹,分段明显,下承三条棱形锥足,颈腹间设一环柄。腹部以错金银兽面纹为主题纹饰,造型抽象古朴,其间又有连回纹环绕,更添几分神秘、久远的历史沧桑。
青铜斝,古代温酒器。《礼记·礼器》:“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这里的“散”指的就是斝。一般形状为圆腹,侈口,两柱,三高足,少数腹部分裆、袋足;还有的腹作方形而四角发圆,四足,有盖。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两件铜斝,形制略有差异:均敞口、薄唇内附加一厚边,口沿上立二矮柱,长颈束腰,器侧有宽鋬,一件腰下圆鼓,圆底、扁圆状空锥足;另一件腰下方斜直鼓出,平底、三棱形空足。
商代早期斝的形制和同期的敞口陶斝相似,但在颈下铸两周弦纹。
商代中期斝为敞口,菌状立柱较高,颈腹有明显折棱分界,腹微鼓,圆底,下附三个丁字形足。
商代晚期斝的早段特征为敞口,菌形柱钮,腹分两段,底近平或略外凸,三锥尖足,断面呈三角形或“T”形;晚段出现了一种浅腹圆底、口下饰三角形纹和云纹带的斝。斝,分方形斝和圆形斝两种。方形斝较少,一种口部略近长方形,短边中部有对称的柱,腹分上下两段,平底、兽头鋬,四足。另一种方形口上有对称的柱,束颈、鼓腹、圜底、兽头鋬,四足,有盖。圆斝较多,侈口、伞形柱,腹分上下两段,底外鼓,兽头鋬,三足。
经过有关专家评估结论论证,此展品为春秋战国时期错金青铜斝,藏品保真,保存极好,为存世不多见,收藏与研究价值极高!
巨尊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