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宋钱中,徽宗钱从它的制作、书法来看,都是中国古钱币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铸造发行了建国、崇宁、大观、政和、宣和六种年号钱,以及“圣宋”一种国号钱。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千种,不少是他亲笔书写的,字体包括隶书、篆书、行书以及徽宗独创的“瘦金体”。
他铸的方孔钱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最为精美的钱币之一。因而不少的书法家也收藏他的年号钱。宋徽宗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亲笔御书了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运笔挺拔俊秀,素有“铁划银勾”之称。
古钱币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历经岁月沧桑,存世数量稀少,设计精美、铸造技术高超,更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着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文化、科技的发展和变迁,意义重大,价值深厚。
此钱币集考古价值、艺术收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精品钱币,立即变成钱币爱好者和钱币藏家们非常亲睐和珍惜的对象,在这种热浪的推动下,其市场拍卖价值也随着这些人的关注而变得急速走高。
历史成交记录:
宣和通宝---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宣和通宝---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宣和二年(1120年)秋,宋金订立“海上之盟”联合灭辽,双方约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宁城西南),宋取辽燕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待灭辽之后,宋把每年给辽的岁币予以金。后因宋贻误战机,金攻下中京、西京(今山西大同)后,又趁机出兵占领燕京。宋几经交涉,除原定输辽岁币给金外,还另加岁纳一百万贯“燕京代税钱”,方得到蓟、景、涿、顺、檀、易六州及燕京空城。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人背盟,分兵东西两路,大举南下侵宋,直逼汴京(今河南开封)。此时,宋徽宗惊惶失措,下“罪已诏”以拢络民心,并号令各地军队入京勤王,同时禅位给太子赵桓,次年,改元为靖康。
时至今日,其真迹字画在拍卖市场上每每创下天价,所以喜好其书法的朋友们,更愿意追捧他的御体书年号钱。宣和通宝也不例外。
宣和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尺寸不一。小平径22--25毫米,折二径26--28毫米,折三径29-30厘米,折五直径30-33毫米。折拾试铸样式直径34--37毫米。小平,折五背陕者,背上篆字{五}者钱文皆为瘦金体;瘦金体银质折五钱,另有隶书宣和通宝背楷书上‘陕’下‘当五’,背陕拾,当百型背陕的新品面世,属试铸样式,极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