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柴窑怎么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7-20 18:24:12,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4日(距今2585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卓悦城一期二栋1306室
  • 公司:深圳福羲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贾先生,手机:18824272472 微信:fxgjpm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柴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首,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本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所以从北宋开始称为柴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后因长期未见其窑址,以钧窑代替了其宋五大名窑的位置。

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正是当时的匠心才有了后人广为流传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

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

到了清朝晚期,许之衡在其《饮流斋说瓷》中说:

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更有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

可见,当时五大名窑之说应是柴、汝、官、哥、定,并无钧窑,钧窑虽为人称道,但也不曾列为五大名窑。但为何至今日,其魁首柴窑却籍籍无名,不被世人所知,钧窑却榜上有名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因柴窑太过神秘,还未曾“显化人间”而已。只知柴窑在河南,可目前却未曾发现其窑址,而其实物也未曾示人以面。所以也只能在古籍记载中偶窥其容。

关于柴窑的来历,《景德镇陶录》有载:

五代周显德初所烧,出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宜於陶,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亦称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

就连许之衡也是以未曾睹其真容而抱憾,在其《饮流斋说瓷》叹道:

近筑路掘出陶器颇多,间有类此者, 尝于某公座上见之, 或者天壤奇宝,不肯终秘人间也。

文震亨《长物志》中载: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载:

柴窑传世极少,故宫中尚可见之。

论柴窑之精美:

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

论其之珍:

《唐氏肆考》云柴窑起於汴,相传当缺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今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久不可得矣,得残器碎片制为冠饰环玩具,亦足珍贵,世传柴瓷片字,宝莹射目,光可欲矢,宝莹则有之,欲矢未必然,盖难得而重言之也。

在此,更是有一桩公案,世以柴窑名气不显,将其来历与溢美之词张冠李戴于汝窑,谓宋徽宗雨过天晴批汝窑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实则大误矣。

如此国之珍宝,却始终不能睹其真颜,实为人生憾事,竟不得不生出与守白先生同一叹,真是天壤奇宝,不肯终秘人间也。

藏品送拍可咨询福羲国际贾先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