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们对银币的青睐主要归因于以下三点:
一是制作精美,观赏性强;
二是品种纷繁,选择余地大;
三是历史时间短,容易入手,再加上制作量少,而清末以后战乱频频,使银币的损耗极大,这三点对于收藏者来说,就具备了长期投资的可能性。
民国开国纪念币是一种银质纪念币,发行于1912至1927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
中华民国 开国纪念币 壹圆/孙像 孙小头 直径39毫米,厚2.5毫米,重26.95克,整体完好,图文清晰。 孙小头,这种纪念币有两个版本: ( 分别是在1912年和1927年铸造) 1927年版的“孙小头”: 如果背面印有两个五角星,称为“上五角星”;如果背面印有两个六角星,称为“上六角星”。
民国十六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币厂先取原模,重铸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后又改动币背面的英文和花边(六角星),铸成新版,批量发行,俗称“小头”。此后四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铸量不下数十亿,与“袁大头”一起成为旧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小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其中孙中山陵墓币铸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建造中山陵,铸造陵墓纪念银币和纪念铜牌。据传该币仅铸480枚,分赠党政要员和护送灵柩人员,此币为意大利造币公司雕刻,正面为孙中山正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中为“一元”,下书“十六年造”左为旭日青松,右为中山陵寝殿。 重铸旧币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在加紧赶制新国币。
相信你家也有这样的钱币,很早以前可能你们用脚踢过,用手抛过,但是现在如果你看这篇文章,你肯定会当成宝来对待,因为这就是中国收藏界的一种认知!熟不知现在就是以前流通的一个货币,现在竟然会被哄的跟宝贝一样。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并非一成不变,第一决定古钱币的价值是存世量,一般而言,存世量是一个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数,这个数量会随着时间一直在变化,因此收藏在民间的古钱币根本无法统计。总之,钱币收藏市场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惊喜,说不定什么时候你手中的古钱币就能够变得价值连城,也正因为这种魅力,钱币收藏成为了收藏市场的热门领域,深受广大藏友钟爱。
近日,本公司有幸征集到一枚铜币精品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藏品直径:2.8cm。此枚钱币虽然经历了无情岁月的洗礼,但如今依然保存较为完好。藏品背面神龙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龙翱翔天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
史载“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户部;北洋;湖北;江南;上海;湖南;江西;山东;广东;清江;浙江;江苏;四川;福建;安徽;吉林;奉天;广西;新疆;黑龙江。而宣亦艺术征集到的这枚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作为近代钱币中为精美铸币之一,其确实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珍稀之品。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多和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