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與珐琅彩瓷器鑒定方法

  • 发布时间:2018-07-22 10:23:23,加入时间:2018年06月21日(距今261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61丽丰中心
  • 公司:广州耀中文化,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曾先生,手机:18576074351 微信:a18576074351 QQ:2387940520

珐琅又稱“拂郎”、“佛郎”、“發藍”,發音相近,都是對一種人為加工而成的玻化物質的稱謂。它以天然長石、石英等礦物質為主要原料,加入純鹼、硼砂等化合物作助熔劑,加入氧化鈦、氧化銻、氟化物等作乳濁劑,添加氧化銅、氧化鈷、氧化鐵、氧化錳、氧化銻等金屬氧化物作著色劑,經過粉碎、混合、煆燒、熔融後,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塊,再經粉碎、細磨得到珐琅粉(圖1-1、圖1-2)。將珐琅粉調和後,塗施在金、銀、銅等金屬器上,經焙燒,便成為金屬胎珐琅。若以玻璃為胎,則稱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為胎者,則稱瓷胎珐琅。

按装饰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若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则称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至于其俗称“古月轩”,由于目前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上从未发现有署此款者,而在晚清玻璃胎画珐琅器物上见有个别属此款者,所以推测很可能是晚清时期宫中所藏署“古月轩”款的玻璃胎画珐琅流散出宫后被古董商看到,遂误认为瓷胎画珐琅上亦署“古月轩”款所致。

瓷胎画珐琅的创烧,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密切关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康熙五十七年改归养心殿),主要制作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作为贵重工艺品,随来华的传教士被带入广州,后又进贡至内廷。这些舶来品以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而深受皇宫贵族和广州地方官员的喜爱。由当时欧洲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门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内廷珐琅作的工匠,分别在两地试烧画珐琅,经过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

制作工艺如此的复杂,我们在对于珐琅彩瓷器鉴定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我将为大家解开珐琅彩瓷器唯美的面纱。

一: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瓷质细密、均匀、滑润、有玉质感,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不论器型大小都要庄重、规矩,符合康、雍、乾器型特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主色鲜明,配色丰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因为矿物质珐琅料,故烧成后必有开片。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技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 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字,这个“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从款识来看,康熙珐琅彩款识一般用蓝色或胭脂红珐琅料书写“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而康熙粉彩器不见有“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蓝料款。雍正珐琅彩款识一般为青花或蓝料彩双方栏“雍正年制”和“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宋体)款,后者甚少;同时亦有少量“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雍正时粉彩器物没有“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的,一般均为“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遇到六字楷书款的器物就要结合彩料的特点来综合分析了。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蓝料也有赫色料款。乾隆珐琅彩款识种类较多,一般以料彩书写“乾隆年制”四字楷书(宋体)款或篆书款;篆书款都有双方栏,楷书款大多数有双方栏,也有少数没有双方栏的。特别是色地珐琅彩器物多在松石绿地上用蓝料彩书写“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粉彩器物不见“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的,少数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一般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瓷器收藏不仅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一种学问,一种境界。但是在购买之处,一定要对珐琅彩瓷器鉴定,以免欣喜若狂买到的瓷器是赝品。

征集范围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彩瓷,素瓷,青花瓷等;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籽料   等;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牙雕、砚台古籍 善本、金银器等。

在线咨询客服:a

在线征集热线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