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这几年由于和田玉市场玉料出产品质的变化,或者说,玉料价格的不断走高,导致许多卖家纷纷放出“买到就是赚到”的口号,用以打开自身的销路。但不容忽略的一点是,玉料自身的品质决定其自身的升值空间。一件高品质的玉料,当然是升值空间巨大,买到就是赚到;但对于一些低品质玉料来说,其升值空间极其微小,更夸张的是有些玉料近乎于零的增值空间,反而会成为收藏者心中沉重的负担。这就成了收藏者对玉料品质鉴别能力的一场综合素质大评判。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
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透闪石玉所不及。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从商代至汉代早期玉料不是来自新疆和田,而是来源于古代被称为“昆仑山”的祁连山之中,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的准确年代是西汉中期,和田玉籽料的发现者是汉代使者张骞,和田玉山料的开发时间是在明代。
截至目前,全球黄金总储量为11.57万吨,6000多年来已开采的黄金为17.13万吨,按此速度,黄金还可供开采700多年;全球白银总储量为51万吨,未来18-23年白银将被开采殆尽,到2020年白银将现供需缺口。而中国的和田玉储量为28万吨,理论上还可供开采160年左右,但由于和田玉无法像金银那样提纯和回收,且为一次性加工,无法再生,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面临枯竭,这也是造成和田玉作假以及和田玉价格年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