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从表面怎么能辨别成化年制瓷器的真伪?底款教你怎么辨

  • 发布时间:2018-07-27 15:01:27,加入时间:2017年06月10日(距今2882天)
  • 地址:中国»江苏»扬州:邗江区沿河路888号
  • 公司:江苏文网展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陈先生,手机:18014976101 微信:chenming198818 电话:15195789653
别?

清代瓷器就是清朝的瓷器。中国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釉上彩,是专供清朝高统治者赏玩的御用品,因此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是很少见的。代表性器物为高居榜首的“清 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 碗”,是张永珍博士兄长,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它首先出现于1937年伦敦蘇富比,后来在1983年香港蘇富比以49.35万元成交,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1132.71万元人民币售出。今次由香港著名收藏家翟健明购得,增幅达80.92%,即使在今年市场上高端价位的回落的情况下,经过时间沉淀后的精品仍表现出很大的升值空间.

在全民收藏,万众创新的今天,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特别是官窑器,成为人们共同追捧的热点。近年来,拍卖成交的此类藏品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而且每年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上涨速度向上攀升。

那么,为何清三代瓷器,特别是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深受大家青睐?主要是造型端庄、画工精湛、烧造技术高超等所决定。笔者结合自己业余收藏到的一件写有“康熙年制”款,为“琴”、“书”、“棋”、画”的青花人物束腰笔筒,阐述以下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的几个主要特点,供大家在收藏中参考:

一是发色纯正。青花瓷始于唐,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其制作工艺日臻成熟,收藏界称之为“元青花”。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主要以钴矿为原料,成型后在坯胎上描绘出纹饰,然后覆盖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过约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依次烧造而成。烧制成型的瓷器釉面清爽透亮,表面呈现出轻微橘皮纹,青花发色含蓄沉静,用手触摸温润如玉,难以磨灭,其纹饰灵动而又不失规矩,可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先天生。”

 

二是画工精湛绝伦。瓷器上的人物衣着比例协调,每一个细微环节无有遗笔。由于用料和绘画考究,精致的康熙青花瓷器,经高温烧制后,瓷器图案恰似层层水波纹,清晰可见。再细心观察,可分辨出五种颜色,具有青花五彩和翠毛蓝的视觉感。

三是独特的绘画形式,成就康熙青花瓷器。康熙年间瓷器的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作者在数十年的收藏爱好中,通过反复比对、观察细微环节,现将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一)雨打芭蕉叶断裂,(二)青花如同翠毛蓝,(三)偶尔出现白丝绵,(四)口处出现蓆纹多,(五)图案如同层层波。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