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瓷器,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书笔更加精细轻柔。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多色阶施彩画面细腻富丽,构图疏朗,图案简洁清晰。雍正瓷器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雍正朝单色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单色釉的制作水准发展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这对大清雍正年制款水仙盆全器上施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蓝色釉,有“青如天,明如镜”釉色特点。此盆釉质均匀浓厚莹润,釉色幽淡隽永,赏心悦目。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清代瓷器就是清朝的瓷器。中国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青花瓷始于唐,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其制作工艺日臻成熟,收藏界称之为“元青花”。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主要以钴矿为原料,成型后在坯胎上描绘出纹饰,然后覆盖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过约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依次烧造而成。烧制成型的瓷器釉面清爽透亮,表面呈现出轻微橘皮纹,青花发色含蓄沉静,用手触摸温润如玉,难以磨灭,其纹饰灵动而又不失规矩,可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先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