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纽约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座“西藏11/12世纪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西藏雕塑拍卖世界纪录,
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时内地拍卖商场佛像成交高价
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仗1.166亿港元0%)的成交价轰动一时;
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同年,一件清康熙大成果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同年,一件清康熙大成果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
2011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也拍了很多佛像,其中有3件佛像成交价逾千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在当年秋拍中推出“观安闲我国释教造像专场”,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总额高达7388.86万元,其中有两件达千万等级
如在6月10日结束的巴黎“亚洲艺术”拍卖会上,一尊明十五世纪铜鎏金大日如来坐像,以339.5万欧元成交,成交价接近估价的10倍,冠绝全场。
在2015香港春拍“观佛三昧——中国佛教艺术”专场中,一尊制作于明代年间的鎏金铜无量寿佛以2200万港元落槌,以2588万港元成交
2014年3月27日在道明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以1437.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同为明代永乐年间制作的铜鎏金无量寿佛。同日,另一件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制作的粉彩罗汉坐像(两尊),也终以2588万港元成交。
一尊佛像上有两个地方的明显特色,那一定是在一个历史阶段,汉地和藏区的文化、艺术有密切的交流,事实上,我们要寻找永宣造像的源头,会发现这个源头并不在明代,而是在元代。
从元代开始,历朝的封建统治机构都非常重视和藏区高级僧侣集团的联系,尤其是永乐帝。永乐帝极为重视周边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推行“羁縻”政策,一边大封僧官建立制度,一边频加礼遇以结其心,这一切都是为了积极凝聚藏传佛教僧众对明朝皇权的向心力,强化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上层建筑和社会基础。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永乐佛造像艺术独特风格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
明代的宫廷有这么有一个规定,凡是三教受封为“国师”以上的僧俗官员,都有资格派代表进京朝贡,贡品呢,自定。
我们都知道,进贡并不是单方面的赠予礼品,藏族官员入朝进贡的同时,明代政府也要给予回赐。而且,回赐的价值都是数倍于贡品的。
各类的佛像,特别是金铜佛像因为价值比较昂贵,又由于僧俗官员的特殊性,这种佛像就成为了明朝廷赏赐官员的不二选择。不仅如此,明朝政府当时还允许朝贡的人员往来经商,有些受赐物品还在沿途出售。因为朝贡名利两收,藏区首领竞相前往,代代相效,随行人员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朝贡使团络绎不绝,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后来的数千人。
明代早期,隶属于“御用监”的“佛作”是宫廷专门制作佛教造像的机构。永宣时期,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官吏的监督下,依据宫廷要求和藏传佛教定型的造像模式,融入内地传统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法和工艺特点,按照严格的量度和仪轨统一制作佛像。
永宣佛像之所以美,是因为其将汉藏造像元素融为一体。审美主体是汉族的,雕塑母题是藏族的,严格遵循藏传佛教图像的规范,但在艺术表现上又与藏族原型不同。永乐佛像把汉藏艺术因素巧妙结合,水乳交融,形成它独特的艺术风格,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中透着温文尔雅。时至今日,美轮美奂的永乐宫廷金铜佛像,依然让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僧俗信众为之倾倒。
永宣造像的主流为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佛母和护法,造型端庄秀丽、衣饰繁复华丽、做工精巧细致、鎏金饱满肥厚,既为宫中内设佛堂自用,又作为珍贵的礼品赏赐给来朝贡的西藏各派宗教领袖。这些佛像的面部宽平,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四肢粗壮,肌肉饱满,细部刻画精细入微。衣纹采取中原地区表现手法,优美流畅,质感颇强。装饰上亦吸收中原地区传统手法,特别是菩萨和女性尊者胸前及腰部的U字形联珠式璎珞,体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
所有永宣造像都配有莲花座,莲座造型规范,装饰讲究,上下基本呈垂直状,座壁满饰一周莲花瓣;莲瓣饱满有力,头部饰有立体感极强的卷草纹,上下边缘又各饰一周大小一致的圆形联珠纹。
一般来说,只要是宫廷用以赏赐藏区的造像,造像的莲花座都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六字纪年铭款(拍卖场上卖出天价的基本都是有此铭款的)。
铭款字体柔美,从左至右刻写。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的书写和阅读习惯是自右至左的倒书格式,而造像上如此刻写,目的在于迎合和顺应藏族人的藏文读写习惯。ps:藏文阅读和书写从左至右。
莲花座下皆有装藏,封底盖中央部位刻画十字金刚杵,固定封底盖的方法为剁口法,底盖封实后,一般要用掺有朱砂的封蜡封好底盖周围的缝隙。用黄铜铸造,采用中原传统失蜡技术,不同于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铜质细密莹润,铸完后进行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流光溢彩,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
工艺精湛是永宣佛像的突出特点。金属造像是佛像雕塑艺术中工艺最复杂的,集合了塑模、铸造、錾刻、打磨、鎏金、镶嵌、染色等十几道工序。据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制造一尊铜鎏金吉祥天母像需各类工匠达12种之多,即大器匠、锉刮匠、合对匠、收搂匠、胎基匠、錾花匠、攒焊匠、磨匠、镀金匠、洋金匠、画匠和拨蜡匠(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内务府奏销档》),可见造像工艺之复杂。永宣佛造像铸造錾刻精细,每一缕发丝、每一颗圆珠都一丝不苟。镀金层厚,光泽亮丽,工艺之精微缜密无可挑剔,确实是明清佛造像中的精品。
征集范围:
1.古董,古玩,字画,瓷器,玉器,杂项,
2.服务项目:古董鉴定、古董估价、古董拍卖、古董展览、古董交易
3.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4.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5.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6.杂项清玩:木、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等。
7.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好。
公司地址:江苏昆山市长江南路1213号旭宝轩大厦 (旭宝轩整栋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