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
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面对铜元泛滥之灾愈演愈烈,清决心彻底改革币制,从根本上解决铜元铸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废除旧铜元,再造新铜元。 同时还规定新、 旧铜元暂时同用,在三年之内逐步收回旧铜元,期满停止使用。但这一币制改革方案,还未来得及全面实施(只有十文和一文铜元进入流通领域),便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灭亡。
大清铜币的历年成交价
5080 大清铜币户部中心直当制钱 万 万
0172 户部大清铜币十文 万 990.00万
2062 大清铜币一组 万 550.00万
0185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一分试铸 万 440.55万
0860 大清铜币户部 万 437.80万
0843 大清铜币户部 万 437.80万
0333 大清铜币己酉年中心“汴” 万 371.25万
0181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十文 万 336.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