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市场价值分析

  • 发布时间:2018-07-30 14:26:13,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9日(距今2579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荔源广场B栋806
  • 公司:深圳中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8588223233 微信:ccc18503051331 电话:0755-36304503 QQ:262300692

景泰蓝的艺术性在古时就已名满天下。一件古代景泰蓝精品,必须经过铸胎、掐丝、点蓝、烧制等多道工序协同配合、精工细作,凝聚了造型、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技艺之精华。这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将中国工艺史上zui牛气的两件东西——瓷器和铜器完美结合

一、明代的景泰蓝

1、明宣德时期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基本特征多以浅蓝釉为底色,亦有少量用白色釉为底者,藏品想送拍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可询徐女士,其上由宝石蓝、鸡血红、车磲白、墨绿、草绿、绛紫、娇黄等多彩釉色组成缠枝花卉和云龙戏珠图案,釉色纯正稳重,釉面蕴亮,但有砂眼。掐丝的粗细,略显不匀,勾勒出来的花纹图案轮廓线衔接处不甚紧密,往往露出掐丝衔接的痕迹,铜胎的制造比较厚重,给人以自然朴实的美感。

2、明万历年间,铜胎掐丝珐琅的制造有了新发展,艺术风格和工艺技巧都有明显变化。以浅淡釉色为地的作品显著增多。擅长运用红、蓝、白、黄、绿五种色釉作图案装饰,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珊瑚釉、青金石蓝釉,显色独特,有别于前期特点。松石绿釉则是此时出现的一种新釉色。这一时期的题材内容多有变化,年代款识的表现方法更是具有时代特征。

二、清代的景泰蓝

1、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年间的恢复期,至康熙时代,政权得到巩固,经济有了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的工艺美术开始了全面复兴。金属胎掐丝珐琅制品主要由清宫“匠作”承造。开始时釉料色彩很少,颜色也不稳定。其后烧制出一些新色釉,显色也比较纯正。掐丝技术有了改进,掐丝线条纤细而流畅。

2、雍正年间制造的掐丝珐琅器,目前尚未发现有年代款识的作品。但据“造办处”档案记载,这个时期设有“珐琅作”,并有制造掐丝珐琅器和仿制“景泰珐琅瓶”的记录,只是目前尚未能从遗存的大量珐琅器中把它们识别出来。这种情况说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同其后的乾隆时期已无大的差异。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可以反映清中期的整体水平。

3、乾隆时期,金属胎起线珐琅制品的烧造展现出新的繁荣景象。当时,宫内造办处的珐琅作生产了许多艺术水平很高的杰出作品。可以说,乾隆时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相当发达,掐丝珐琅制品已应用于宫中生活的若干方面。图案内容丰富,并把绘画晕染的技法融汇于珐琅制作之中,增加了艺术表现力。珐琅的釉色增多,出现了黑、粉红等色。铜胎制造均很规矩,掐丝起线粗细均匀流畅,填釉饱满蕴亮,镀金光泽灿烂。部分作品采用捶提起线的技法,颇为新颖,展现出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zui高成就。

“铜胎掐丝珐琅”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景泰蓝”。这个称谓zui早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实际上,金属胎珐琅工艺,既不创始于景泰年间,也非景泰年间zui为盛行,只是景泰时期把早期遗存的许多旧器物重新作了改装组合,方获取了“景泰御前珐琅”的美誉。

晚清以后,老天利、杨天利等一批生产景泰蓝的民间作坊逐渐兴起,景泰蓝也从御用走向民用。吉祥福禄的图案以及茶壶、扁壶等器物大量出现。如今的景泰蓝,可以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当代景泰蓝工艺大师多是兼修东西方美学,景泰蓝作品多有时代创新,一些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觉,开始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