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痕,通常被认定为只出现在乾隆朝的仿官、仿汝及豆青釉、茶叶末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上,并被学术界举为断代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的高温颜色釉瓷上,亦会出现锯齿痕现象,此为一例:口端与足露白胎,在胎同釉的交接处均露有明显的锯齿痕。口部锯齿痕较粗率,而底部两层台式圈足处的整圈锯齿痕,同雍正、乾隆朝的锯齿痕相类,极为细腻、规整。
清代瓷器的装饰艺术纹饰、内容、手法最为多样,且因各朝背景、崇尚不同而各有特点。康熙朝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长篇铭文等特色,其中刀、马、人、鱼、龙变化及冰梅纹、亭台楼阁纹为其代表纹饰;雍正朝的纹饰多偏重图案化,比较刻板,盛行以过枝技法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画人物渔耕樵读以男为多,琴棋书画以女为多,纹饰线条纤细柔和。乾隆朝纹饰内容最为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纹饰必有寓意,如百禄、百福、百子、福寿、瓜蝶连绵、官爵荣升、三星八仙等。
中国制瓷业经过漫长发展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历史顶点,无论是斗彩、五彩、素三彩,还是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质量和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当时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清三代瓷器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藏家的构成和收藏方式日益发生变化。新兴的收藏者与传统的收藏家不同,传统的收藏家更多是出于爱好、家学或保存家业等意愿来进行收藏,而新兴收藏者把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方法移植到古董市场中来,更多地是把文物古董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当作投资前景的研究,更多地把文物古董鉴藏当作产业来建设,换句话说,新兴收藏者的投资目的更为显著。
想要找正规的平台吗?想要出手你的藏品吗?想要让你的藏品上拍卖吗?只要你的藏品确定到代,确实是精品,我都能帮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