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甘肃鎏金观音坐莲像清中期拍卖珍贵收藏价值

  • 发布时间:2018-08-01 11:13:12,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1日(距今2588天)
  • 地址:中国»重庆»渝中:重庆市渝中区时代天街2号1栋
  • 公司:重庆德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吕金桂,手机:15730440995 微信:wj20131494 QQ:1174428545

鎏金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鎏金佛像为了彰显光耀灿烂的神性,佛像的色彩都是灿烂的金色,因过于珍贵,鲜有纯金佛像,绝大多数以汞镀金在铜佛表面贴金。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表面的鎏金工艺一般是利用水银加温黄金,高温将其熔化后,然后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返原,得出的带金质的铜佛像叫鎏金佛像。从历史价值来看:明代鎏金佛像是中国金铜雕塑艺术的巅峰和集大成者,汇聚了尼泊尔、西藏、蒙古、中原各地优秀匠人的智慧结晶,倾国家之力打造出符合各民族的审美形式,其精益求精的工艺,塑造了中华金铜雕塑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第三宗教价值上,众所周知,明代鎏金佛像主要以塑造藏传造像为主。释迦牟尼做为始祖,湮没任何教派的纷争,甚至是中土各派也争相供奉的主尊。“物以稀为贵”:明代鎏金佛像独立坐像中,此一题材是目前全球所见之最。故此尊是全世界博物馆均无的,从体量到包含所有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价值结晶的,绝无仅有的中华国宝。

近年来铜鎏金佛像的成交记录

藏品名 成交价 时间

19世纪 铜鎏金佛像 195万

15世纪 铜鎏金佛像绿度母座像 1092万

15世纪 铜鎏金佛像白度母座像 1035万

2004年德国纳高秋拍会上,一件明永乐铜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坐像,以22万欧元成交。 2004年,内地的佛像市场逐渐兴起。澳门金沙秋拍,首次集中推出了111件佛像拍品,以82%的成交率、2712.9万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佛像艺术品拍卖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中国嘉德的首场“尊崇之美——中国传统佛像艺术品”专拍会,成交率为57.8%,成交额1288.8万元,许多拍品的成交价都较起拍价格有30%至70%的升幅。获得国内收藏界的普遍关注。

2005年,鎏金佛像市场再续辉煌。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鎏金铜道教灵宝天尊坐像成交价为95.4万元。中国嘉德秋拍佛像拍卖专场中,一件明宣德铜鎏金金刚萨的成交价格为209万元,另一件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以132万元成交。

2006年,鎏金佛像市场继续攀升。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铜佛收藏专场”,推出了英国古董商斯比尔曼(Speelman)数十载收藏的明永乐、宣德时期鎏金佛像,也是迄今水平的一次拍卖。最终成交率高达93%,总成交额为3.43亿元,7尊佛像成交额超过千万元,且5件刷新中国鎏金佛像的成交纪录。其中一尊72.5厘米高的“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座像以1.16亿港元被内地收藏家竟得,刷新了铜佛的历史成交纪录,成为最贵的中国佛像。此次拍卖也被誉为托起中国佛像收藏进入精品化阶段的重要杠杆,标志着中国鎏金佛像拍卖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收藏者的鉴赏水平及价格的承受力在迅速提高。此次拍卖对内地佛像拍卖和收藏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匡时国际2006秋拍“般若光辉——古代佛教文物”专场成交总额高达达5898万元。铜佛像的身价陡然窜升。

2007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了“菩提主义—鎏金佛像”专场,推出汉藏交融造像、清代宫廷造像、永宣宫廷造像以及高古佛像四个主题,108件拍品,成交率为78%,成交额7605.1万元。四大主题都有高价,同时走高。崇源上海秋拍“法相庄严——明清鎏金佛像”专场的近百尊藏传佛像和六尊明永乐佛像的成交率为75%,成交额为1984.1万元。六尊明永乐佛像皆以201.6万元的佳绩并列专场头把交椅。崇源抱趣秋拍的“雪域佛光”专场,12尊佛像全部成交,并取得了2443.8万元港币

2012年,澳门中信的春季拍场上,一尊明代的铜鎏金佛像以473万成交,同年,明代年间典型的拉达克风格造象样式的铜鎏金佛像金刚总持座像又以1092.5万高价位成交。铜鎏金佛像的市场价值近年来也没有大幅度的不断上升,而是趋于平稳,但是铜鎏金佛像还是一直收到收藏界的普遍关注,对于价位合理的铜鎏金佛像,也稳保了高的成交率。

在阿育王时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诃菩提寺中,虽然可以见到不少雕塑图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并无佛像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佛教信徒还遵从释迦牟尼的遗训,不行偶像崇拜之事。当然,也有可能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即他们以为佛的神圣形象难以描绘,制作佛像是一种亵渎神圣的罪过。在古代犍陀罗的遗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进行发掘时,曾发现过一枚迦腻色迦时期的钱币,钱币上铸有穿着希腊服装的释迦牟尼像,像的周围有用希腊字母拼写成的「佛陀」字样。此外,在西域还发现了一尊骨瘦如柴、头有光轮、貌似古希腊人形象的早期佛像。

“度母”藏语称“卓玛”,汉译“救度佛母”、“多罗菩萨”。因其产生于观世音菩萨之眼,又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救苦求难的本尊,救济诸难,并将诸难送至彼岸,故而得救度之名。藏传佛教所有教派对于度母都极为崇信。在民间,绿度母、白度母分别被认为是西藏和蒙古的女守护神。度母为女性菩萨,其相容、身容与一般佛母并无明显区别。头戴宝冠,耳饰大环,溜肩蜂腰,高乳丰臀,袒胸露腹,下身着长裙,双手结法印,坐于仰覆莲台座上。整件器物小巧精致,造型完美,用料讲究,装饰繁缛,充分体现了清中期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水平。

清代铜鎏金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佛教有一整套的神佛体系,藏传佛教更是将自己本民族信仰的一些神祗融入其中,所以藏传佛教造像神灵众多,形象奇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像所用的材质有泥、石、木、金、铜等,而其中最能体现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成就的金铜佛造像,一直是广大收藏者倾心以求的艺术珍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