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在市面流通。随后发行可在市场上流通的21种版别的镍币;但其实早在1935年初,民国政府已经委派美国费城造币厂铸造伍分,拾分,廿分的镍币每种11枚,送交国民政府呈递样品。国民政府时期制币事宜多与美国方面往来,如中央造币厂之筹建,开工后之管理等皆得力于美方。「船洋」模具自始至终,全数由费城造币厂供应。民国二十四年镍币试制亦由该厂为之,民国二十五年起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
孙像镍币是法币的辅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侧面像和民国纪年,背面为布币图及面值。该辅币1936年开铸,至1943年停铸,于1949年退出流通,因国民政府未加以充分回收,现今存世量很大。进入收藏市场后,成交价低廉,加之书刊杂志宣传少,泉友们对这类镍辅币始终不屑一顾,长期被市场边缘化,属极冷门品种。笔者前后花费了3年时间,才收集到曾流通过的全套仅21种版式的孙像镍币(试铸未流通镍币除外)。
民国二十五年孙像五分镍币,直径1.9cm,此枚珍币原为祖传旧藏,目前所见均为大字版,小字版为仅见,该币当年共有二种设计样币,初次为大字版,是参照金本位半圆图案设计、因此水波纹、帆船、壹圆等图样几乎近似,第二次为小字版是依照二十四年中元银币图案设计,该大字版是上海中央造币厂留存下来的唯一实物,是研究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而应对金融改革的宝贵历料。
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壹圆银币,是中国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的最后一次银本位制的银质货币,其中某种款式据传美国造币厂代制,它的孕生正值法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已经开始用法币(一种法定的纸币)的发放来稳定当时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考虑民众已经多年来对银质货币接受的习惯,故而以备法币推行的不测,同时根据银价暴涨的趋势,设计试制减重的银质货币,新款银币的重量只是原来银币重量的一半左右,壹圆面值银币重量约十三克,然而减重的银币终究跟不上银价上涨的幅度而取消制作计划,当然更重要的因素仍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法币的发放,政府最后决定白银一律收归国有,所以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银币在这样的特殊年代,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试制货币,因而特别稀少珍贵也不足为怪。
从尚且留存下来的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币计版式四种,其中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帆船,分别有壹圆大字版和壹圆小字版二种。其二,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分别有直径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径35毫米大型版二种。其三,有民国二十六年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一种,总共壹圆有五种版式,存世均为极少,尤其民国二十五年小型布图壹圆银币仅见2至3枚,民国二十五年壹圆大字版帆船目前仍为孤品。
拍卖成交价格
拍品名称 评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万 172.50万nbsp;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万 172.50万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国币拾万 220.00万nbsp;
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万 172.50万nbsp;
中华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头像万 172.50万nbsp;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万 172.50万
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万 168.00万
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背嘉万 143.00万